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天际线丛书)
[英] 菲利普·鲍尔
序言
细菌以阳光为食的壮举,创造出神奇的眼睛,五光十色的新世界,灿然展现。这一空前的奇迹也是对环境的新发现,对学习、对知识、对价值的新发现。伟大的科学与伟大的艺术由此诞生。然而,贡布里希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命运不同,科学在进步,而艺术只有当目标锁定后才有进步可言,西方的绘画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写实的目标进步,可轻视这个目标的中国文人画同样精微伟大。在西方,我们尤其会看到,艺术在一个方向上有所得也会在其他方面有所失,况且艺术家还常常偏爱原始性。
本书的作者身为科学家,不同意此论,他在艺术与科学的演进中看出:艺术其实更是一门科学,而科学也更是一种艺术。这是一个有雄心有魄力的假说,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检验这个假说,从而更深刻地看待艺术的历史。但是,不论这个假说成功与否,这部书都竭力用科学和艺术的精工去绘制金碧山水,从而创造一套色彩的语言,帮助眼睛重新观看色彩的绘画和色彩的世界。
这就是作者的抱负,他教我们观看颜色的杰作,用一段评论米勒《拾穗者》的文字开篇,这段对画面色彩的描述直接触及我们的感官和情感,有点儿类似中国17世纪审美大师冒襄对色彩的感受: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然而,作者要换一个视角,去关注颜色的物质,并把颜料当作材料来欣赏。以此为出发点,作者窥测火神的熔炉,潜身炼金术士的密室,深入艺术家的工坊,为追寻颜色的语言,下足了功夫。他裒集的颜色词汇,也让译者斟酌译名,费尽了心力;这是作者的敬业,也是译者的严肃。
曩年读《颜色的故事》(Color: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alette),曾想起《历代名画记》论及的颜料: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越嶲之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蜀郡之铅华,始兴之解锡,林邑、昆仑之黄,南海之蚁铆,云中之鹿胶,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日月其徂,时光已流逝约一千二百年之久,不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