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代

王安忆
第一章 1.小兔子 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的冬春之交,南昌他们来到了这个市区中学的操场上,骑着自行车。这所中学坐落的街区上,有着许多梧桐树,落了叶,裸出壮硕的枝杈,在空中交错伸展。日光就从上面照下来,投在地上疏阔的影。南昌他们一行自行车,就是从这影里驶过来的。 你很难想象经过了一九六六年的狂飙之后,这城市还会有这样清爽的面容。可真是这样的,而且,革命洗去了铅华,还它一些儿质朴,似乎更单纯了。街道和商店的名字换新了,新名字有股幼稚劲,比如“反修”,比如“红太阳”,比如“战斗”,直白至此,倒有几分胸襟。橱窗里的摆设从简了,几乎没有装饰,商品也是最紧要的几样衣食,出于风趣的性格,这些物品都摆出些噱头。比如,水壶和书包搭在一起,有一种远行的意境,药品边上放一个红十字医药箱,是服务大众的志向。虽是稚拙的,但是,却散发出俄国知识分子民粹派运动的气息。因为谁也不会相信,一个社会的思想会简单至此,除非是出于某种理性的选择。昔日大幅的电影广告栏里,现在是标语的大字。电影院自然还是拉着铁栅栏,门庭冷落。行人的装束显见得是寒素了,这倒无大碍,寒素就寒素,问题是胸襟上的一枚像章,很有点滑稽。这城市的人多少都有点都会气,谈不上有什么信仰,如此虔敬地佩戴着这枚像章,难免流露出嘲讽的意味,其实他们是严肃的。大约也因为此,这城市的革命弄不好,就弄成了闹剧。就像运动开初时的“破四旧”,你看满街疾走着裤脚被剪开、手提尖头皮鞋的赤足人,还有三轮车——这是最有趣的了,车上的摩登男女,如今披头跣足,神色凄惶。好比是歌剧中的谐谑段落,动机忽一转换,郑重的气氛就变得轻松起来,可是,内中严峻的实质还是存在着。由于它的存在,才能和表面的戏谑形成幽默,否则,就不过是瞎胡闹了。这种酷烈的内质,一旦翻上来,那就令人瞠目结舌。就比如与“破四旧”接踵而来的抄家、游斗,甚至,从沿街的高楼坠下来的自尽者,这就带有血腥气了。这城市笑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