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
吴蔚
引子
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南唐都城金陵在坚守了一年多后,终于被宋朝大军攻陷。南唐国主李煜出降,南唐正式宣告灭亡。
过了十来日,原南唐江宁县典狱官张士师陪同父亲张泌冒着严寒来到金陵南城外的聚宝山。二人不是游览风景,而是打算在离开金陵前来拜祭一位葬在东南山岗上的名士。
葬在聚宝山的这位名士在江南却一度是个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甚至日后有不少史家认为,若是南唐国主及早重用此人,必定不会走到今日亡国的局面。这个被视作有能力挽救南唐危局的人,名字叫做韩熙载。然而,他得以留名青史,更多的是由于一幅名为《韩熙载夜宴》的画。只是这幅画作所展露的既不是他的济世之志,亦非他的艺术才华,而是他人生中最阴暗、最灰色的一幕,这实在是历史对他最大的嘲弄。
自韩熙载五年前离奇身死后,他已经连同他那盛大的夜宴逐渐被金陵人遗忘。即使人们茶余饭后偶然谈起,也不是津津乐道于发生在韩府最后一次夜宴上的一桩离奇命案——那一晚,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在众目昭彰之下被人巧妙下毒,当堂死于非命——豪门夜宴,纸醉金迷;预谋杀人,内藏玄机;红颜殒殁,一尸两命。这个又香艳又血腥的故事,着实比韩熙载本人更具备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吸引力。
记忆之门慢慢被打开了。虽然已经时隔日久,但那波诡云谲的案情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切均历历在目。
第一章 有美一人
故事还要从六年前的六月说起。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二十六岁的张士师每日都分外忙碌。他在江宁府江宁县任县吏,官就典狱一职,掌管江宁县大狱。南唐于京师金陵设江宁府,下辖江宁、上元、句容、溧水、溧阳五县,其中江宁、上元二县都在金陵城内,即所谓“赤县”,较之其它三畿县公务要繁忙得多。
自从北边大宋皇帝赵匡胤平灭南汉刘鋹政权后,江南的局势骤然紧张了起来。其时,南唐已经向大宋称臣,李煜不得称“皇帝”,而是称“国主”。然而,赵匡胤志在天下,总说:“天下一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日前正派人大肆在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