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国学

刘叶翎 段庆峰
小小汉字大智慧 刘叶翎 人,都向往和追求着幸福。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问他们:“你幸福吗?”相信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要琢磨一下。其实幸福没有标准。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太一样。 幸福是主观的。 你能非常肯定地说,一个有钱有权有势,身居高位,衣食无忧的人就是幸福的吗? 同理,你能非常肯定地说,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就不幸福吗? 不能,因为,幸福是自己的事。 有的人幸福感比较低,原因各种各样,但有个原因占了主导,就是他把“需要”和“欲望”混为一谈。从物质需要的角度来说,够了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还要更多更多,那就是欲望了。现在看来,我们基本在欲望的这条线上挣扎着,以为那是必须要有的,结果把生活过得有些劳累,有些繁忙,甚至忽视了真正的需要,在满足欲望中迷失自己。但对于人来说,真正的需要,是人要有一个正确观念的指引,因为那是人生幸福的根源。 其实幸福很简单,就两个字概括——和谐。 首先一定要做到自我的身心和谐。身体健康,说明内脏和四肢是和谐的。心理健康,就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在社交、工作、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家庭成员如果人人自我和谐,家庭定会是和谐的。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社会必定和谐。这是真幸福。《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怎么才能和谐?我们不妨做个选择题,人们追求幸福,是努力更重要,还是选择更重要?当然是选择更重要,选择正确后再去努力,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选择错误的话,越努力越糟糕。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这句话是很有深意的。一个国家要走对路,一个家庭要走对路,一个人要走对路,不管多远,慢慢走,每走一步都扎扎实实,这叫明白人的路。 那我们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