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

[美] 托拜厄斯·莫斯科维茨 [美] 乔恩·沃特海姆
前言 千万别上“认知偏差”和“惯常解释”的当 1984年夏天,在美国密歇根州奥顿维尔的某个湖畔,第二届犹地亚青少年夏令营正在进行。这个夏令营从美国心脏腹地选拔了几百个孩子,其中的7号寝室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垒球队。 事情挺好,可惜碰到了一个问题。为配合夏令营的集体精神、民主风格和平等主义等主题,规则规定,寝室里每个孩子都要上场击球。7号寝室里有8个孩子都是能力相当不错甚至出色的垒球选手,但第9个孩子就有点悲剧了。这个来自艾奥瓦州的穷孩子,身材又瘦又高,颇似智利地图的形状。为了避免尴尬,我们就叫他阿里好了。阿里是个非常有趣的小伙伴,存了一肚子形形色色的段子,还私藏了不少糖果。只可惜他没有什么运动天赋。接不着球不说,光是要他用吸管喝个水,就能暴露他天生的身体不协调。那年夏天,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主演了一部讲述棒球故事的电影《天生好手》(The Natural),可这位阿里同学,却只能叫“天生蹩脚”(The Unnatural)。 毫不意外,7号寝室上场之后,阿里被派到了右外野,也就是球场的边缘地带。按照正常想法,在这个位置,他几乎不可能跟对方球队击过来的球有什么接触。比赛将按照熟悉的节奏进行,7号寝室会在前面的比赛中领先,等到阿里上场的时候,他笨拙地站着,错误地握着球棒,连续三次挥出,但除了空气,连球的影儿都碰不着。看出阿里的无能之后,对方球队很快就推测出他是7号寝室的弱点。当轮到对方球队击球时,他们就会把每个球都往右外野打。球一个不落地飞到那个方向,落在阿里的头顶、脚底或者旁边,但就是不会落在他挥舞着接球的手套里。终于,阿里总算手脚并用地捡到了球,把球漫无目的地投了出去。对方球队连续得分,7号寝室最终输了比赛。 几个星期以后,7号寝室的机灵鬼想出了一个点子:如果不把阿里安插到右外野,而是让他当捕手,恐怕倒能让他的负担减轻不少。表面上看,这套方案有违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