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心对月明(唐代合集)

陈祖美 编著
前言 初、盛、中、晚四唐,时运国祚不同,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以上述四句诗命名的四本诗集,均有画龙点睛之妙,代表了大、小李杜各自的创作主调。而这本除大、小李杜之外的唐代其他诗词名家的精品类编合集(以下简称《合集》),则应包容四唐的三四千位作者中的佼佼者、五六万首诗词中的代表作,这对《合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它的编撰履历,大致走过了以下几条大小不同而又不无崎岖的路径: 一 筚路蓝缕 开拓行进 将这本《合集》命名为《万里归心对月明》,是不得已而求其次。因为出自卢纶七律《晚次鄂州》的这句诗,虽然写得很好、很出名,再精当不过地表征出超越时空的游子们耿耿可鉴的思乡之心,但对其他更多题材来说,洵为以偏概全。再如,这本《合集》以最大限度也只注释、点评了一百多位作者的二百八九十题、约三百首诗词,仅为《全唐诗》之九牛一毛。与此相关的是,已经出版或可以出版相应规模的单人精品类选的唐代诗词作者,恐怕不下三五十人。由于“丛书”突出了大、小李杜四人,从而使王孟、高岑、韩柳、元白、刘(禹锡)、李(贺)、温韦以及南唐二主等,一同屈居于《合集》之中,岂不令人为之于心难忍!再比如,这本《合集》评注诗词总约三百首,而仅白居易一人作品就几近三千首,其被收入《合集》者,左不过一二十首。这样一来,如何在遗珠过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每位诗人词家的庐山真面目,也是摆在这本《合集》面前的首要难题。这一问题假如得不到合理解决,势必会出现类似于鲁迅所批评的那样,把集“悠然见南山”和“金刚怒目式”于一身的陶渊明人为割裂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如果解决得适当,或许会收到以少胜多之效。不妨仍以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