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新疆人

萌大夫精神病院
图片: 乌鲁木齐南站和乌鲁木齐西站之间的通勤票,日期是2010年9月24日。 在同济上大学的时候,乌鲁木齐的两个火车站是我又爱又恨的地方。 2000年8月29日,我第一次离开家,搭上了乌鲁木齐开往上海的T51/54次。这甚至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家人把我送到乌鲁木齐西站,直接把车开到了站台上,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误以为乌鲁木齐西站是没有候车大厅的。 叔叔婶婶带着当时只有三岁的表妹,他们在站台上,我在车厢里,婶婶把表妹的小手放在车窗玻璃上,我则在另一面也把我的手放上去。小妹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以及车厢里的那些床铺。 火车很长,在卧铺车厢基本上听不到火车头的轰鸣。车开始动的时候,周围安静极了,人们都忙着和窗外的亲人挥手告别,没有人说话。如果闭上眼睛,会以为自己身处停在无人区的空荡荡的车厢里。而窗外的亲人和火车站的建筑也是以这种默片的风格渐渐向后退,深夜出发的火车上,最后看到的是站台上的人们被那黄色的卤素灯光照亮的剪影,就像一个个纸片人,呆呆站在站台上,他们好像都忘了把还在挥舞的手臂放下来,看上去好像要永远站在那个站台上,挥手,挥手——直到这列火车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突然停下、倒车,再开回这个车站。第一次离家的我,在火车开出小小车站的光影、开进黑暗的夜色中时,就已经在盼望火车倒车了。 从西站到南站,大概要开15分钟。南站是乌鲁木齐的主要火车站,大部分人在这里上车。于是又经历一次喧闹、开车、突然安静、恢复喧闹的过程。然后我们才真的离开了乌鲁木齐。 后来T51次提速了,时刻表也改成清晨从乌鲁木齐出发了。于是我才终于发现从西站到南站的这一段,原来路基比旁边的地面都高出很多,速度不快的情况下车厢没有任何震动,感觉就好像在半空中行进。这一段让人可以从侧面、从高处观察乌鲁木齐——天空是蓝色的,但只有最上面这一点点;往下开始变灰、变黑,在这团黑雾和城市天际线之间还有一线天空的明亮,似乎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