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选注

张惠民 张进
前言 一 柳永为宋代词坛名家,其词影响甚大,流传极广,以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但因《宋史》无传,对于柳永的家世生平事迹,研究者主要根据宋人笔记、文集和一些地方志及其本人的作品加以考订。现撮其要者略述如下。 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福建崇安人。大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仁宗皇祐五年(1053)。祖父柳崇以儒学著于州里。父柳宜曾仕南唐任监察御史,入宋后,登进士第,仕至工部侍郎。柳永有叔父五人,有兄二人,皆有科第功名于时。柳永出生于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决定了他一生必然走科举入仕的道路。 柳永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家乡举业时期。文献中有关此一时期的记载很少。从他超群的文学修养和音乐才能来看,他在少年时期就应是勤于读书的,并且学习过音乐。他早年曾著有《劝学文》一篇。据说他偶得宋无名氏《眉峰碧》一词,便题写于壁,终于悟出作词的章法。由于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柳永自然饱学儒家诗书,热衷功名仕进。他在家乡习成举业后,便赴京参加科考。从他后来词中有“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梦还京》)、“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定风波》)等语看,可能此时他已娶妻。 (二)京都疏狂时期。柳永一到汴京,立刻被歌舞升平、触处繁华的景象所吸引。京都到处是歌楼妓馆、勾栏瓦舍,“歌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他疏狂浪漫的天性和精通音乐的才能被逗引起来。他既要应对科考,又难违秉性与天赋,这就形成了极大的矛盾。尽管他自恃才高,以为“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但首次赴闱便落了第。他写下《鹤冲天》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料此词被仁宗皇帝闻知后大为不满,在柳永又一次考试时,“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