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圣节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中译本前言 海明威在《流动的圣节》一书的引言中写道:“假如你有幸在巴黎度过青年时代,那么,在此后的生涯中,无论走到哪里,巴黎都会在你心中,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这也许是赞美巴黎的一句最广为人知的名言。巴黎,这座塞纳河上神奇而美妙的城市,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中心,数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画家和诗人的磁石;自古及今,画家和诗人就荟萃于巴黎,他们来自欧洲各地、南北美洲、亚洲——其中就有慕名奔赴巴黎的巴金和艾青。然而,巴黎并不仅仅是作家和艺术家的聚首之地。它充满了安谧与宁静,同时又孕育着兴奋和激情;它的一切都安排得那么井井有条、那么和谐一致——从街巷小路到林荫大道,从小岛、河流到教堂、咖啡馆,从住宅区域到餐厅饭店,从建筑风格到艺术门类,无不如此。这种和谐的气氛使人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最大的干劲,也在生活中享受到了最大的欢乐。 所有这些都在海明威的《流动的圣节》中得到了反映。读过这部书的大多数读者和批评家都注意到了海明威在回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时抒情的笔调、描写景色和人物肖像时强烈的感情和写实的手法。许多人认为,从来没有人能把二十年代黄金时代的巴黎描写得像海明威这么成功(确实也有不少人做过尝试,写出描绘当时的巴黎的文章,但都比不上海明威的回忆录)。另一些人则提到,这部书带有海明威的最优秀的小说所特有的抒情风格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勾勒。但是,大部分评论家都只把它看成一部回忆录,是一位老人回顾他在一个美妙的城市里度过的金色青春时的遐想;其他人则把它看成某种意义上的文学自传,认为这部书是这位艺术家青年时代的一幅珍贵画像,是了解那个时代的旨趣和观点的有益的索引,是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初涉文坛时经历的记录。诚然,这一切都不难在《流动的圣节》中找到,但这部书的意义却远远超过回忆录或自传——这是一部结构缜密的力作,有自己的风格、构思和主题。如果读者想要真正深入地理解海明威的这最后一部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