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的选择

[美] 彼得·彼得森 ( Peter G. Peterson )
回望过去, 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 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 而我的选择都是—— 长远利益。 满怀爱,钦佩与感激 献给我的父母 乔治欧斯·彼得罗普洛斯和维妮夏·帕帕帕梧罗 推荐序 黑石的投资哲学与黑石奠基者的人生感悟 巴曙松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迅速蓬勃兴起的股权投资行业。 在强调投资眼光、专业判断能力、市场把握能力和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同时,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迅速扩张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都迫切需要找到参照,这种参照应该是现实的而不是理论的、第一手的而不是隔靴搔痒的投资家与投资机构。就如同巴菲特成为许多投资者学习的榜样一样,股权投资同样需要一些参照。 在众多关于股权投资的案例之中,黑石对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来说尤其具有参考价值。这不仅是因为黑石一波三折的成长经历,还因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恰好在危机爆发之前投资黑石而出现了为数不菲的账面浮亏。 我认为,金融实践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把书读薄。参与第一线的操作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理论分析著作,就会发现,实际上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少数的那几步,笼统地进行理论分析往往容易忽略这些关键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股权投资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从黑石这样一家有国际影响力的股权投资公司入手,分析私募投资的决策过程、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机制、私募投资的理念,更有实践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当然,本书并不是一本理论色彩浓厚的私募投资分析教科书,更多的是一本关于黑石投资哲学和黑石奠基者人生感悟的著作。 本书讲述了黑石集团创始合伙人彼得·彼得森的成长经历。这个出生于追求美国梦的希腊移民家庭的穷小子,青年时因抄袭论文被麻省理工学院开除,后分别进入西北大学商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深造,辗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