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文集(第四册)

[德] 席勒
前言 一七九九年,席勒在完成巨著《华伦斯坦》之后,取得了创作历史剧的丰富经验,找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艺术形式,对自己的创作信心百倍;另一方面,他又深感自己来日无多,须分秒必争,抓紧时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雅各宾党人的恐怖政策,使席勒经历了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的痛苦过程。革命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欧洲反革命势力气焰的甚嚣尘上,自己健康的突然恶化,使他停笔几年,遁迹于历史、哲学、古典文化之间,最后终于决定撰写历史剧,把他胸中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放在历史的舞台上去化成鼓舞人们为争取自由而搏斗、为反抗封建暴政而血战的革命激情,去摧毁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去建造自由的殿堂。《华伦斯坦》花去了他三年时间,从一七九九年到一八〇五年,席勒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创作了四部杰作。《玛利亚·斯图亚特》便是席勒这一时期创作的一系列历史剧中的第一出。 早在一七八三年,苏格兰女王玛利亚·斯图亚特的命运就吸引了诗人,但是后来因为创作历史悲剧《唐·卡洛斯》而把它搁置起来,一放便是十几年。一七九九年四月二十日,《华伦斯坦》三部曲的第三部《华伦斯坦之死》在魏玛公演。几天之后,四月二十六日,席勒开始对玛利亚·斯图亚特进行初步研究,六月四日正式动笔写作这出历史剧。可是,其他事务压得席勒不能集中精力创作此剧。文债还没还清,妻子夏绿蒂和他自己就先后病倒了。从一七九九年四月动笔写作《玛利亚·斯图亚特》到一八〇〇年三月病愈,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可是当中竟搁笔中断了八九个月。一八〇〇年五月,席勒离开魏玛,蛰居林中小舍,闭门著述,六月九日,全剧完成。作者还在写作最后一幕时,魏玛剧院的演员就已经开始排练此剧了。全剧脱稿后才五天,悲剧《玛利亚·斯图亚特》便在魏玛剧院首次公演,而且盛况空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开始创作《玛利亚·斯图亚特》两个月后,席勒在一七九九年八月二十日给歌德的信里谈到了自己对历史剧的看法。他写道:历史本身虽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