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

[美] 温迪·J.达比
图片: 图版1 克劳德·洛林,1663(1761年藏于德文郡府邸),“墨丘利和巴图斯的风景”,油画,74×110.5 cm。 图片: 图版2 盖斯帕德·普桑,1670—1675(1761年藏于德文郡府邸),“提沃利风景”,油画,47.5 cm。 图片: 图版3 保罗·桑德比,1793,“乡村风景”,德莱克露维厅的油画室,德比郡,241.3×63.5 cm。 图片: 图版4 菲利普·德·卢泰尔堡,约1785,“模型:无名瀑布”,铅笔、水彩和水粉,32.7×42.4 cm。 图片: 图版5 查尔斯·哈密尔顿·史密斯中校,约1809—1820,“景色(英格兰和威尔士)第一集:威斯特摩兰,帕特戴尔的乌斯湖口,远处为赫尔维林山”,石墨水彩,图像20.3×28.9 cm。 图片: 图版6 查尔斯·哈密尔顿·史密斯中校,1809—1820,“印度和锡兰景色,第二集:锡兰康堤”,石墨水彩,图像21×18 cm。 主编的话 刘东 总算不负几年来的苦心——该为这套书写篇短序了。 此项翻译工程的缘起,先要追溯到自己内心的某些变化。虽说越来越惯于乡间的生活,每天只打一两通电话,但这种离群索居并不意味着我已修炼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宁说,坚守沉默少语的状态,倒是为了咬定问题不放,而且在当下的世道中,若还有哪路学说能引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着魔,还要有助于思入所属的社群。如此嘈嘈切切鼓荡难平的心气,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恶刺激,不过也恰是这道底线,帮我部分摆脱了中西“精神分裂症”——至少我可以倚仗着中国文化的本根,去参验外缘的社会学说了,既然儒学作为一种本真的心向,正是要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 不宁惟是,这种从人文思入社会的诉求,还同国际学界的发展不期相合。擅长把捉非确定性问题的哲学,看来有点走出自我囿闭的低潮,而这又跟它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不无关系。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