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展览

Sivi
1999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一次国际动物学研讨会。说是“国际”,未免有些自抬身价,参会人员中,只有几个阿根廷裔、在意大利或者西班牙二流学院任职、打算借此机会回乡省亲的家伙(有两位甚至自始至终都没露面),其余都是本地学者。 那是一次在科学工作者庞大分母中间举办的盛会。一位即将卸任的国家动物学会委员为大会致了开幕词。大意说,多亏克隆技术,我们提前进入了无性繁殖时代,大家应该拥抱机遇,应该在世界范围、至少在美洲大陆掀起一场科学运动(或者革命),还说了阿根廷人杰地灵之类的鬼话。 致词最后,他用大段篇幅感谢了主办方:感谢邀请,感谢提供这样顶级的会议服务,感谢在场可敬可爱的同事——他原先并不知道动物学有一支这么庞大的队伍——大家都该去伊瓜苏瀑布看看,去体验一下狂欢节的气氛。这几句话把所有人都逗乐了。 会议为期三天。头两天,几位野心勃勃、自告奋勇的学者做了报告,但都没什么新意。会场里飘荡着稀稀落落的掌声和孤芳自赏的味道。 第三天,快到用午餐时,一位名叫胡安-刚萨雷斯的老家伙走上讲台,声称要发布一项重大发现。但是这会儿,听众们早就被各种“举世瞩目的”观点弄得意兴阑珊,已经不耐烦了。 “我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刚萨雷斯宣布,灰白色的胡须骄傲地箕张着,为他的发言增加了可信的成分。 老人手中的镭射笔指向巨大的投影屏幕——那上面有一张动物照片:身子分明是一只啮齿动物,四肢却像爬行动物:真正的阿根廷人一眼就能瞧出,那是黑白泰加蜥蜴的四肢。 “这是三叠纪之后,地球上第一次出现进化完全的爬行哺乳动物。”刚萨雷斯大声说。 一阵沉默。会场大厅里,同仇敌忾的情绪正在酝酿。 人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终于想起来了,胡安-刚萨雷斯教授在国民大学早就声名远播:他没有朋友,没人(甚至他的学生)知道他具体的研究方向,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古古怪怪、神神叨叨,更像个灵媒,或者神秘学家,都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学界笑话。不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