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

[日]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
新版前言 “28万亿日元经济对策”反而搅动了不安 安倍经济学的悖论 安倍政权在参议院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为此决定出台规模为28.1万亿日元的经济对策。但我认为这绝非是精神正常者所为。虽然政府估算这个对策能提升1.3%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过,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经济对策最终会以“如意算盘打得响”而告终! 这是因为日本的失业率目前仅为3%(2016年7月为止),几乎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而之所以能达到充分就业,则是因为包括建筑业在内的饮食、零售、酒店、旅馆、护理、保育等多数业界,都曾遭遇严重的人手不足的困扰。而在这样的时刻,诡称是经济对策而乱撒钱,据我所知是历史上的首创。而且这种做法违反了所有的经济理论。自凯恩斯以来,所谓乱撒钱的经济对策,一般是在失业率居高不下、不得不增加雇佣的情况下才采用的。而日本经济无法增长的原因,则在于设备投资及个人消费没有得到改善。 设备投资难以增加的一个原因,则是今后少子化、高龄化趋势将越发加速,人口越发减少,从而导致日本失去将来性。因为并不存在有将来性而不愿投资的经营者。据我的判断,如若投资者现在投资,首选并不是日本,而是印度、越南、泰国、缅甸等海外国家。 而个人消费难以增加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如今的日本,人人丧失了欲望不说,还对将来抱有不安。为此,即便是微涨薪金,也与消费无关,而是转向了储蓄。因此,为了刺激消费,就必须消除人们对将来的不安。 不过,如果安倍政权越是为自己做不着边际的宣传,国民就越对日本经济的未来,抱有灰心丧气的想法。诸如“让安倍经济学这台发动机最大限度地转动起来”,或是“没有瑕疵的经济对策”,以及“28万亿日元,属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最大规模”等。这恰恰才是即使实施了安倍经济学,也无法使得景气有丝毫回升的悖论,同时也是我倡导“心理经济学”的最佳时点。 “最后有国家来照料”的安心 无论是安倍晋三首相…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