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周尚文
序一 邓伟志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正确地评价一位伟人更难,尤其是评价列宁,那是难上加难。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光辉的现实,可是70多年后,由他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了。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评价列宁就成了个大难题。 解体后的俄罗斯内部有争论。有人说列宁是罪人,要拆掉列宁塑像;有人仍讲列宁是伟人,坚决反对拆掉列宁塑像。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怎么办?我亲眼看见俄罗斯有个城市来了个折中,不拆也不露,把列宁塑像罩了起来,容后再议。 德国的情况更加复杂。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后,有人把十几米高的列宁花岗岩雕像打成两半,很多人感到十分惋惜,喜欢列宁的人多了个心眼儿,连忙把1.7米长的头部雕像藏在地下。几年过去,德国舆论又提出应该把头、身分离的列宁雕像接起来,可是头像不知何处去了。悬赏之后找到了塑像,又有人反对头身连接。怎么办?有高人建议把头像置于博物馆。于是又有人反对。博物馆又来了个折中:将其置于馆内供人瞻仰,但头部雕像不是立起来的,而是躺着的。如何解释这个“躺”?那就众说纷纭,各人自便了。 可见,如何评价列宁是个世界难题。 华东师范大学周尚文教授花四年时间撰写的《列宁政治遗产十论》(以下简称《十论》),从总体上解出了这道“哥德巴赫猜想”。他认为列宁既不是神,也不是鬼,与历史上许许多多伟人一样,列宁是伟人,是一个有远见卓识、丰富感情,又有错误缺点的伟人。 之所以认为列宁是伟人,是因为列宁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在敌强我弱、环境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时俄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见解和策略原则。列宁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破天荒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