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之地

[莫桑比克] 米亚·科托
据说,那里是一片梦游之地。因为当人们沉睡时, 土地会移动到另外的时空。当人们醒来,看到焕然一新的 景色,他们便会知道,那天晚上,梦之迷离曾将他们造访。 ( 马蒂马蒂人的信仰 ) 什么推动道路向前?是梦。人们做梦时,道路是活的。 道路因此而存在,为了让我们与未来成为一家人。 ( 图阿伊的话 ) 人分为三种: 活人,死人与海中人。 ( 柏拉图 ) 中文版序 1976年至1992年的十六年里,我的国家成了内战的牺牲品。战争摧毁了莫桑比克的经济与社会,造成上百万人死亡。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全然沦陷于战争的残暴。从住所,我们听得到爆炸声此起彼伏,看得见车辆运输伤亡的民众。在这种极端的残酷状态中,我失去了很多同事与朋友。我有时会想,如果我到前线打仗,或许会少受些苦,至少不会承受这种全然被动的旁观之苦。 1992年,签订了和平协议。几天之后,我和弟弟想出趟城,驾车前往我们从前常去的地方。内战之前,我们经常一起出游,我们爱去草原,那里的风景连绵不绝,望不见头。以前,我们一看见道路就很开心,就像囚徒盼到了自由。那一天,我们驾车来到城市的边缘,望着无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我们停下车辆,哭了起来。我看见我弟弟的头垂在方向盘上,他自言自语:我不能。我们两个退回了城市,因为无法越过那条看不见的边界。战争如同监狱的墙,横亘在我们内心深处。它杀死了道路,盗走了我们做梦的能力,以此完成了最后一场摧城拔寨。那些让国家沦为焦土的人一贯这样做:他们偷走了所有人做梦的能力。 恢复生活与做梦的能力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年,我出版了《梦游之地》,出于神奇的巧合,里面写到了这条路,它还活着,仿佛是对战争的反人性的一种反抗。 我此时在中国发行的这部小说,是对梦想的称颂,是对大地、人类与人情的赞歌。 我在写这部小说时,始终坚信一点:这并非只是一本我想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