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文集Ⅰ:狄康卡近乡夜话

[俄] 果戈理
文前彩插 图片: 果戈里像 Н.В.ГОГОЛЬ “含泪的笑”的抒情叙事文学大师 ——《果戈理文集》序 彭克巽 果戈理继普希金之后拓展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辉煌的黄金时代。他那独特的小说、戏剧文学不仅在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逐渐介绍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文学的宝贵遗产。在我国,鲁迅先生尤其喜爱果戈理作品,亲自翻译了他的名著《死魂灵》和《鼻子》,并称赞“他的文才可真不错”。鲁迅先生在1907年的《摩罗诗小说》一文中说:果戈理“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可以说,这是对这位俄国作家“含泪的笑”的创作道路令人深思的概括。 1809年3月20日(俄历),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罗德县大索罗庆采村。他父亲瓦西里·阿法纳西耶奇·果戈理—扬诺夫斯基(复姓)(1777—1825)是中小地主,曾在邮政局任职,爱好喜剧,不仅写过几部喜剧,而且参加演出。未来作家果戈理的童年时期是在父亲的庄园华西里耶夫卡度过的。1818年,果戈理被送到省城波尔塔瓦的县立小学学习,1821年—1928年就读于涅仁高级科学中学。如此,果戈理是在第聂伯河流域生长和度过青少年时代的。他在小品文《一八三四年》中称呼“清纯、急速的第聂伯河”为自己的“保佑神”:“还在摇篮时代起,你就以你那和谐的歌曲响彻在我耳边,迄今仍在我身上引起如此神奇、不可思议的沉思,爱抚我那无边无际、令人陶醉的幻想!”还在童年和学生时期,果戈理就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喜欢诗歌、绘画和喜剧,并表现出这些方面的才华。在诗歌方面,受到了茹科夫斯基(1783—1852)、普希金(1799—1837)作品的熏陶。同时,年轻的果戈理已抱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强调“人的崇高天职”。在1827年10月给他舅舅的一封信中说:“还在很久以前,几乎还不懂事的时候,我心中便燃烧着永不止息的热忱,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对国家有用,渴望做出哪怕微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