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四十年

[日] 柳宗悦
图片 图片 (日)柳宗悦 著 石建中 张鲁 译 徐艺乙 校 民艺四十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图片: 柳宗悦(1889—1961) 图片: 1952年7月,柳宗悦、巴纳德·里奇、浜田庄司在英国达汀特国际工艺家会议会场前合影。 总序 如今在中国,喜欢柳宗悦的人越来越多,希望进一步了解柳宗悦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了解柳宗悦的生平,了解与柳宗悦思想转变形成相关的事项。 柳宗悦是日本的民艺运动之父。虽然“民艺”在日本的文化中并非主流,但柳宗悦却通过民艺运动的实践,构建起具有东方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生活美学理念,并且以此来唤醒战后日本社会以及民众对文化传统的热情,在保护与传承日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柳宗悦多种文字译著的出版,他的著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诗经》中,就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句子,意指借助外力来完成既定行为。在当下,通过阅读了解柳宗悦,我们或可找到可资借鉴的思想和方法,在弘扬传统、繁荣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一 柳宗悦曾经来过中国。1916年8月,柳宗悦与友人结伴经朝鲜来到中国。9月到北京,拜访了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陶艺家巴纳德·里奇。在北京期间,柳宗悦与友人一同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对古代中国人民的创造赞叹不已。此次的朝鲜、中国之行,给柳宗悦以极大的触动。回到东京后,他在《白桦》杂志的编辑手记中写下了他的感受:“以往我们都只偏向介绍西洋艺术,今后希望能时常以新的眼界介绍东洋的作品。我们再度用崭新的心去省视这些无论在精神上或表现上都令人惊叹、属于我们的固有艺术,相信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已在异乡汲取到应该汲取的东西,今后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国土中掘土深耕。”此后,除了1940年到中国东北地区、1943年3月到中国台湾地区考察访问之外,柳宗悦再也没有机会踏上这块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