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晔教你蒸出健康来

张晔 主编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理念早已经到了“文化”的阶层,从满足于吃饱,到吃出花样、吃出特色,再到吃出营养、吃出健康,而现在更是追求到了极致:讲究食材、烹饪方式——无烟,少油、低脂,新鲜、本真本味,营养全面、不流失、不破坏。然而,在中国各大菜系的煎炒烹炸蒸炖煮等花样百出的烹饪方式中,唯有“蒸菜”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烹饪状态。 蒸菜能最大程度保住食物的味、形和营养,蒸菜所含的多酚类营养物质(如黄酮类的槲皮素)的量,明显高于用其他方法烹调的菜。 蒸菜清淡、油脂少,能降低三高、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生的风险,帮助身体抗衰老。 蒸菜以水渗热,阴阳调剂,锁住了大部分的维生素和水分,女士吃了皮肤水润光滑,男士吃了保肾护胃,身体强健。 全书以蒸菜为主题,告诉读者如何蒸出四季调理滋补菜,吃出不爱生病的体质;养生保健调养菜,固本培元,让身体充满正能量;防病治病功能菜,让美味蒸菜发挥“药效”等,而且细化到具体症状,如健脾养胃、益气养血、健脑益智、身体排毒以及防治三高、贫血、骨质疏松、痛经等。 蒸菜,让全家吃得精致,吃得健康! 蒸,一种更理想的健康烹饪方式 源远流长话蒸菜 蒸菜起源的民间传说 相传王匡、王凤在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起义遭官兵追击无以为食,只能靠挖野菜充饥,野菜少且不好吃,当地老百姓知道后献出了备荒粮。但仍然是人多粮少,起义军就想到把粮食磨成粉与野菜拌在一起蒸着吃,既充饥又能让难以下咽的野菜变得可口。填饱肚子的起义军因此渡过难关抢占京山新市,这个蒸着吃菜的方法也流传开来,老百姓称为“天门蒸菜”。 蒸菜是一万年前人们智慧的体现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陶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甑”是一种蒸食用具,按此推断蒸菜是发明了陶甑后的产物,早在一万年前人们就发明了这种烹饪方式。 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中国人讲究谐音寓意,“蒸”字的谐音是“真”,也是“争”。“真”寓意真实,对人要真诚,办事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