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象征典故辞典

曹乃云 编译
关于《外国象征典故辞典》(代前言) 德国的汉斯·埃克利先生在涉及到象征的基本概念时曾经形象地指出:象征是一种意识的图案一一那是一种表示思想或者意识的图画,它可以让思想之中有些无法可见或者无法可说的内容通过象征图画从而获得一种明确的表达。 汉斯·埃克利先生关于象征的认识和解释是十分衷恳而又科学的。 我们看到,人类在世界上的生活,这里不论肤色,也不分天南地北,几乎始终环绕着象征、标志和图案的文化。 例如,人们在出行时遇到指示交通的红绿灯,看到公共场合下禁止吸烟的图案,走进庙门见到笑容满面、大胆能容的弥勒佛,看他如此友好、壮严,顿时让人感到佛门清静、典雅,而且还有塑立两旁的四大金刚,他们手持利剑、琵琶、大伞和长虫。 如果再仔细一点,取出其中宝剑的锋利,琵琶的调试,大伞阻挡的雨水以及对长虫的驯服,即顺从,从而组成对农耕社会极其重要的象征图案风调雨顺,多么美好。 它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不绝于怀的热切祈盼和祝愿。 这样深厚的象征和民间文化怎不让人心甘诚悦地拜倒在地,口念阿弥陀佛,三叩其首? 象征的意识大规模地占据着人类的思想,指挥着他们的行动,成为人类思想和潜意识的组成成分。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先生在看待象征时如同看待花木园里绽放花朵一样。他觉得人类的心理或精神就是创造出左右人类生活的象征和图案的基础和温床。 欧洲人普遍认为,“象征”一词源于希腊文symballein,字面上的意思是“扔在一起”,表示使用具体的形象图案或标志解释普遍或概念性的相关内容的意思。 毫无疑问,象征归属于人类文化的基本范畴,它是一门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艺术创造,是人类生活的精神财富。 应该看到,我们中文里的文化一词,还是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外来词。日文是从欧洲语言,例如从德语中的名词die Kultur翻译回去的。 我们在中文里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也是逐步展开、逐步加深的。 “文化”一词的本意是培植、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