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日常

付大伟
德方书屋 通往城市的道路千万条,不是每条都看得见,真正走进城市心脏的是少数,剩下多半走进了城市的胆囊里。 我不确定德方书屋怎么就卷进了市中心,但我也想不出它更适合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反正它扎下根来,以一枚图钉的决心摁进这张地图长达6年。它也像个单纯的老实巴交的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推到了光怪陆离的成人世界,包围在一片华丽的喧嚣里,反正在我看来不太搭调,书店的老板更不搭调,后来转念一想,自己跟这座城市也是不搭调的。时间证明,两个不搭调的人在一座城市里迟早会邂逅的,我一度会意地想,这个书屋其实就是主人投下的饵,投缘之人愿者上钩矣。推理开去,我的编辑工作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身居孤立而高耸的大厦,却时常接待一些特立独行的民间写作者,他们认为自己曲高和寡,便找到我这阔论高谈。我只消静静地听,并微笑以待,他们发泄完后竟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连称知己,让我哭笑不得。我经常从高处望着这些城市里流动的人群,他们像蜘蛛一样编织着精美绝伦的网,却把自己垂吊于孤独的中心。 城市里投其所好是件多不易的事啊,投机的人们好比飞镖,扎中圆心,也换来数次离谱的脱靶和远离圆心的游弋。做不了体面的飞镖就充当一枚蹩脚的针,那些活跃的,提供并蚕食一切信息的底层在线上舞蹈,见缝插针。德方书屋提供的信息既不务实,也不直接,从它门前经过的学生、公务员、商人、农民、白领……看一眼店名就轻松判断它今天不能为自己带来些什么。的确,书屋甚至连块小黑板都没有,但一家朴素的文学书店,在这些忙碌的行人面前即使在胸前挂上块牌子又如何呢?那些文字下的精神,在当下中国人文化失重的水面,恐怕溅不起水花了,而言必称精神似的行为怕也让世人更加麻木和机械,这些本来诞生于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不深入至生命细节,仅靠口号和大字报无异于饮鸩止渴,内心的荒漠就是这样一点点扩散的。 日常与我维系最紧密的文字、画面和书店,这些历久的图腾式的密码,日渐成为城市里漫不经心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