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记

[美] Philip J. Guo
译后记 作为一名教育人类学在读博士生,我非常荣幸参与了《研磨记》的翻译及编撰过程。和其他翻译人员相同,翻译的同时,我也随原书作者Philip Guo一起“重新”体验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虽然我所攻读的学科不同,取得博士学位中所必须的条件及过程也不尽相同,也还没有取得自己的博士学位,翻译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博士学位”真正的含义。 博士学位是什么?这个问题,大概学者们(包括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写一百部专著,都不能做出完全的回答。对这个问题,一个普遍被承认、言简意赅的答案是,博士学位是将人类知识外缘向外突破一点的过程。这点突破,需要五年以上日日夜夜的艰辛奋斗,同样,也需要那么一点点灵感和创新。我想,艰辛奋斗的成分,大概不难理解。但是经常有人会问,博士学位中的创新灵感,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是苹果树下掉下的一个苹果,还是梦中咬到自己尾巴的蛇?亦或者是,幸运之神偷偷降临之后的灵光一闪?我认为都不是。于我,这点灵感,恰好源自于钻研科研道路中的“研”磨。 我博一时,两个学期总共修了八门课,这八门课阅读材料繁多,但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教育学研究方法哲学基础的课程中,授课教授说的一句话。翻译起来大概意思是,“我对这个研究课题抱有深深兴趣”,或者“没有人(很少学者)曾经研究过这个课题”,都不是该课题值得研究的充分必要理由。换句话讲,单单凭着一腔对知识的渴求,就想获得博士学位,是痴人说梦。相反,这位老师用实例告诉我们,一个课题“值得”研究的理由是,深究此课题可以对学术界做出贡献;因为研究有价值课题的学者必然在和其他在同领域学者们进行学术“对话”,而在对话过程中,找到了前人的不足或者疏忽。就这样,此课题,会把人类知识网向内补上一点或者向外扩充一点,帮助人类对某个现象可以有更深的理解。想要开展“对话”,“研”磨便成了必经之路:不知道前人站在哪里,谈何创新。 所以博士学位中的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