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神髓

[日] 坪内逍遥(Tsubouchi Shōyō)
译本序 坪内逍遥是日本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先觉者,是日本近代第一个移入西方文学理论以与封建文学意识相对抗的启蒙主义者。是他,最早提出了“真”为唯一的文学理念,与封建主义的文学理念“善”(封建主义的文学功利观)相对抗,为日本文学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尽管从今天看来,他的改良主义的见解存在着许多可指摘之处,但他对封建文学的发难,却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起着巨大的催生作用,被誉为破晓的钟声。了解坪内的文学改良主张,包括它的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对于研究日本文学的近代化及其演进与发展的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坪内逍遥(1859—1935)平生从事过多方面的活动。他既是文学理论家、小说家、剧作家、戏剧改良家,又是教育家及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和作品全译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时代,换句话说,他经历了日本近代社会明治前半期“开国进取”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也经历了自十九世纪末起日本走上帝国主义的阶段。尽管情势在不断变换,但他始终坚持自由资产阶级的立场以及渐进的改良主义立场,为日本的文学及戏剧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建树。 坪内逍遥,原名坪内雄藏,逍遥、逍遥游人或春之屋胧,都是他的别号。他出生于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九岁时爆发了明治维新,父亲失去武士身份,在名古屋郊区以务农为生。坪内的母亲是个富裕的酿酒业者的女儿。他的外祖父家的家族成员及亲戚,不乏江户文学、传统戏剧的爱好者。 坪内幼时爱读江户时代后期的草双子。小学时期,他经常陪同母亲去名古屋市观赏歌舞伎剧。从中学时期起,他成为名古屋市有名的租书肆“大野屋”的常客,大量阅读了文化、文政时期(一八〇四——一八三〇)前后反映町人(指以商人为主体的城市居民)颓废享乐意识的戏作者文学(如泷泽马琴的读本类武侠小说,十返舍一九、式亭三马等人的滑稽小说以及为永春水的被称为“人情本”的爱欲小说)。他不但对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十分熟悉,而且也接受了这些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