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现代主义(中文版)

[英] 克里斯托弗·巴特勒
序言 周宪 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通识读本”是一套富有特色的书系,该书系的英文直译是“极短导引丛书”。该书系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是选题广泛,选择人类文明各个领域的诸多问题,由那些在该问题上有所造诣的知名学者操刀撰写;其二,篇幅比较短小,文字比较通俗,很适合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阅读取向;其三,风格各异,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作者写法各异,丰富多彩。自1995年以来已出版了500多种,有近50种其他语言的译本。 这本《现代主义》由牛津大学英文教授巴特勒撰写,他是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运动的研究专家,曾于1994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现代主义研究专著《早期现代主义:欧洲的文学、音乐与绘画,1900-1916》。译林出版社的这本汉译《现代主义》是牛津大学出版社“极短导引丛书”中的译本,刊行于2010年。此前他还在这套书里撰写了《后现代主义》(2002),两本书可谓是姊妹篇,描绘了一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脉络。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人们热议的论题。从西方社会和文化的长时段来看,现代主义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短暂历史,但它所导致的颠覆性的深刻断裂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有学者提出,现代主义运动不能用时间概念(如世纪)来度量,它是一种“灾变”。正因为如此,所以现代主义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巴特勒的这本小书的写作风格有点独特,读来颇为轻松,却又令人印象深刻。虽只有四章构架,但他采取有总有分的写法,以两章篇幅讨论艺术品和艺术家,又用两章篇幅来解释现代主义运动与传统、政治的复杂关系。该书既有个案性的具体分析,聚焦于艺术家及艺术品,又有历史流变和当代背景的讨论。按照一些常见的说法,现代主义运动起于19世纪中叶,终于20世纪中叶。在这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历史中,20世纪两次大战之间也许是现代主义戏剧最为精彩的一幕,通常称之为盛期现代主义。所以,巴特勒把焦点对准这一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