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

[英] 奥利弗·萨克斯
“要想生活好,必须向前看;但要理解生活,只有向后看。” ——克尔凯郭尔 献给比利 辗转 二战期间,稚龄的我被送往寄宿学校。在那里我感觉像在坐牢,身不由己。我渴望挣脱囚笼,自在游走,获得超凡的能力。这样的体验我在梦里飞翔时有过,去学校附近的村子骑马时也有过,虽短暂但滋味撩人。我为骏马的刚柔相济所倾倒,至今还记得它那轻快的步伐、温热的躯体和身上那甜美的干草气息。 我的挚爱是摩托车。我父亲在战前就有一辆。那是一台斯科特“飞鼠”,它有一个大大的水冷发动机,排气管发出的声音如同尖啸。我也想要一辆动力强劲的摩托车。在我心中,摩托车、飞机和骏马的形象融为一体,摩托车手、牛仔和飞行员的形象合三为一。骑手必须使出洪荒之力来驾驭他们那强大的坐骑,险象环生但又欣快连连。西部片和歌颂英勇空战的电影为我孩提时代的想象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看到电影中的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驾驶“飓风”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而厚厚的飞行夹克就像摩托车手的皮夹克和头盔一样保护着他们。 1943年,我十岁。回到伦敦的家中后,我热衷于坐在客厅窗边的座位上,观察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并试图辨认它们的品牌和型号(战后,汽油短缺情况缓解,摩托车就多起来了)。我认识十几个品牌——AJS、英伦凯旋、BSA、诺顿、无敌、文森特、维洛赛特、羚羊和新光(Sunbeam),还有一些罕见的外国摩托车品牌,例如宝马和印第安摩托。 青少年时代,我会定期和一个志同道合的表弟去水晶宫看摩托车大赛。我经常搭便车去斯诺登尼亚爬山或者去湖区游泳,有时候能搭到摩托车。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感受让我兴奋不已,我不由得做起白日梦,幻想着有朝一日买上一辆线条流畅、动力强劲的摩托车。 十八岁那年,我入手了第一辆摩托车。那是一台二手的BSA“矮脚鸡”,有一个小小的二冲程发动机。然而,后来我发现它的刹车有问题。第一次上路,我骑着它前往摄政公园。万幸我去的是公园,否则我可能…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