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红利
蔡昉
引言 认识和引领我国人口趋势性特征
2023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要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以及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做出重大部署。深刻理解我国人口趋势性特征体现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国情,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完好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认识和判断人口趋势性特征
各国现代化过程中显现的共同特征之一是总和生育率(妇女终身生育孩子的平均数)逐步下降,进而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相继经历减速、停滞和转负的不同阶段,在这个阶段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呈现少子化和老龄化的特征。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际,人口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呈现一系列趋势性特征。正确理解和准确判断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是在实践中适应和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前提。
第一,长期低生育率导致的少子化是人口转变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也是人口发展呈现新特征的基础性原因。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转变的基本驱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到特定人口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成就,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都通过生育率的下降促进了人口转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就降到2.1这个保持人口稳定的更替水平之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3,并且在那之后进一步降低。人口出生率下降进而呈现少子化特征是长期低生育率的必然后果。1992—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