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
张久和
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胡系民族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7ZDA211)成果之一,本成果获得内蒙古大学“部省合建”科研专项高端成果培育项目资助,为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系列丛书 东胡系各族综观
张久和
中国古代的东胡系民族是指具有族源关系、地域相连、语言相通、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相近的北方民族,主要包括东胡、乌桓、鲜卑(东部鲜卑、慕容、宇文、段、拓跋、秃发、乞伏等诸部)、吐谷浑、柔然、契丹、库莫奚和室韦等。他们生息繁衍在中国古代北方广袤的土地上,纵横千里,上下两千年,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了解和掌握东胡系民族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东胡
“东胡”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所记简略,至《史记·匈奴列传》方有较确定记载。《史记·索隐》引服虔语:“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史称匈奴人自称为“胡”,据此,东胡一名当是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对活动在匈奴(胡)以东(今内蒙古东部及东北西部地区)许多族属相同、语言相通、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相近的各部落的称谓,是族他称。
关于东胡祖先,学界大致有屠何、山戎、土方三说。目前,从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中都不能得到圆满解答。东胡本系泛称,指许多族属相同或相近的部落。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疏略,对东胡先人已很难作确切说明。从各北方民族势力强弱及其活动区域、物质文化遗存所属时代和分布地域等推断,东胡起初可能被中原史家称作山戎,由于匈奴的崛起,中原人又因他居于匈奴(胡)以东而称其为东胡。
战国时代,东胡人的活动地域大致在今呼伦湖以东的呼伦贝尔草原,嫩江以西的大兴安岭山脉,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和燕山以北地区。东胡诸后裔的发祥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也大致在这一范围,因此,该区域又被称为“东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