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新论(修订版)
龙钢华
序
陈平原(北京大学)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春暖花开,邵阳学院副教授龙钢华申请到北大随我进修“小说学”。读了他的课题报告,我一时兴起,答应日后新书完成时,为他写一则小序。转眼间,厚厚一叠书稿校样,懒洋洋地躺在我朝阳的书桌上——我当然明白,兑现诺言的时候到了。
北大一年,龙君真的是争分夺秒,不时跑来打招呼说,“又写了一章”;而我呢,不希望他写得太快,生怕糟蹋了这好题目。因此,老是回答:“别着急!”面对这个“带艺投师”、认真而又执着的“湖南蛮子”,我的任务不是快马加鞭,而是泼冷水,让他稍微歇歇,多琢磨琢磨。如此“拖”字诀相当见效,眼看着龙君书稿日渐成型,我颇为得意。
就像书名所表达的,龙君的“小说新论”是“以微篇小说为重点”的。选择这一论述策略,部分缘于我的建议。当初,读了此书若干章节的初稿,我感兴趣的正是其中关于“微篇小说”的部分。于是我极力主张龙君舍弃那些面面俱到的描述,主攻“微篇小说”。现在看来,这个“战略转移”大体上是成功的。
龙君所论述的“微篇小说”(或称“小小说”“超短篇”“微型小说”),其引人注目,大概是最近十年的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现代传媒的发达,此类篇幅很短(每则不过一两千字)、结构及趣味别有洞天的“微篇小说”,与我们所熟悉的“短篇小说”渐行渐远,甚至开始“分庭抗礼”起来。据说,目前全国有千多家报刊在为“微篇小说”提供发表园地,而专收“微篇小说”的《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精选小小说》等,每期的发行量都在60万份以上。说实话,最初读到这些材料,我大吃一惊。面对如此“文学现象”,学界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保持沉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鼓励龙君继续沉潜把玩此特殊文类。
龙著从整个中国小说史的发展,来论述“微篇小说”的流变,并着力描述其美学特征、叙事艺术以及创作技巧,所有这些,我没有专门研究,不好胡乱评说。我格外关注的是,这些点到即止、寸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