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程蔷 董乃斌
导论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继汉代以后政治、经济、文化均取得杰出成就的鼎盛时期。唐帝国不但建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而且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说:隋唐两代不但是领土统一的帝国,“还建立了唯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势力马首是瞻的外围领土地带;也许更重要的是,它们建立了由若干独立国家组成的隔离地带,中国的文化、思想体系、文学、艺术、法律和政治制度和使用的文字在这些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
唐朝立国三百年,其亡距今亦已一千一百多年。其间虽经无数天灾人祸、战火兵燹,但遗留至今的文物和文献还是十分丰富。经过历代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和古籍文献研究者的发掘整理,我们今天可见的唐代文物文献蔚为大观,并且新的材料,比如近年出土的碑铭墓志之类,还在不断涌现。唐研究不仅在国内是显学,也是国际汉学的热门。关于唐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在全面深入,相关学术论著、文艺作品、普及读物,可谓层出不穷。唐诗和唐代文学,乃至唐代那些人与事,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所津津乐道,近年几乎形成某种新的高潮,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一个标志。
因应这样的时势,《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一书得以修订,改名为《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与读者重见。
本书的内容,除部分增补修订,大体仍旧。分六编,通过对岁时节日风俗、都市民俗、各类妇女和文人士子习俗、民间的崇拜与禁忌,以及对种种民俗文化产品物化形式的描述和分析,勾勒唐人世俗生活的大致轮廓和某些细部,从一个比较新颖和更为具体细微的角度,介绍唐代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希望读者读来有兴味,又能借以增添对唐代的理解和把握。
“浮世长安”,其实就是唐朝日常社会、世俗生活的另一种说法。长安是大唐国都,是唐人、也是今人共同的骄傲。一提长安,便会想到唐朝,这个联想真是再自然不过。“浮世”,亦如“浮生”,本是对人生在世犹如浮沫般普通平淡日子的一种说法。如果追溯语源,那么,庄周曾有“其生若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