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健身:易筋经

刘艳君 牛爱军
内容提要 本书从“什么是易筋经”“为什么练易筋经”和“怎么练易筋经”三个角度出发,对易筋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易筋经的健身作用进行了解析,对易筋经的基本功与功法套路的练习方法进行了讲解。 在功法套路的讲解部分,本书不仅通过真人连拍图对动作步骤进行了展示,而且对练习的基本要求、功理作用、呼吸方式和易犯错误进行了讲解。此外,本书免费提供了易筋经的在线学练视频,旨在帮助读者降低学习难度,提升练习效果。无论是易筋经的学习者,还是教授者,都可从本书受益。 壹 源 什么是易筋经 图片 易筋经的起源 易筋经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的结合。易筋经旨在通过有意识地调整姿势、锻炼呼吸、运用意念,加强人体内部的活动,调整人体内部的机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易筋经属于“导引术”。战国时期,庄子用文字描述了人们锻炼身体的行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导引”一词,而“导引”的目的是身体康健、延年益寿。 此外,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也提到了“导引”一词。在这部经典的中医著作中,“导引”被记录、描述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有一篇叫作《异法方宜论》的文章,讲述了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因为饮食、气候等不同,容易患上不同类型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蹻等。 因此,“导引”具有锻炼和治疗的双重功效,体现了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指导思想。 易筋经的发展 本书所指的“易筋经”是以《易筋经》著作为理论指导的“易筋经十二式导引术”,是一套由十二个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体育功法。 根据目前的历史文献资料,明代就已经出现了《易筋经》著作。但明代和清代早期的《易筋经》版本记载的主要是练习内功和硬功的知识与方法…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