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在路上

尼克 Vivian LEE 《BEAM》杂志组
三周前的晚上,我与Vivian讨论“在路上”这种“情结”。它确实只能定义为“情结”,因为它逐渐变成“去旅行”的代名词。而Vivian却对我说,“‘在路上’也许代表着一种短暂的逃避,‘在路上’逃避、然后到达终点,却发现问题依然存在,如此循环往复,却不知何时能找到宿点。” 她说,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里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旅行,更像是游荡;因为迷惘,因为不知所图,而成天混迹在一起,找寻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他们兜儿里没钱,却想过自由而放荡的生活,心里有的是文学巨擘带来的思潮,但生活中却过的很糜烂。 我相当喜欢这个立意,虽显得空虚和消极,但挖掘了现代人浮躁和想要出走的欲望。我也爱旅行,爱极了那种间隔时空的错觉——像是在某个时间用旅行阻断了生活,原本的生活停留原处,我却离开了。这种快感不言而喻,确实是一种逃离。 人凡是在徘徊、不安、焦躁和困惑的时候,越能感知周遭的一切,想要突破自身所在的困境;也许旅行就是突破困境的其中一种方式。 你年轻,渴望在路上。在旅途的某处,一切即将发生;你伴随对旅途的幻想,远离家乡。旅行令你担惊受怕,筋疲力尽;你甚至后悔踏上旅途的那个瞬间。你行踪无定,宛如游荡的灵魂。你怀着对生活的幻想,笃定旅途能还原你生活的热情;在满目狼藉的此处,你却看到目力所及的远方。 你为出走想了一万个理由,你说要是去看看这个世界;但也许踏上旅途从没有理由,它鲜活、好奇、漂泊又放荡,使你倾慕它的一切;或许我们只是想去看看,去碰触我们能轻易触及的梦想。踏上旅途不需理由,不需找寻,不需带来改变,甚至不需目的;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正是踏入旅途中的那个美妙的过程;而需要摒弃的,是旅途之前那番浮躁、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