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古罗马〕 波爱修斯
序言 波爱修斯,公元六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2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 然而在公元523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逆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至于原因,波爱修斯认为是政治对手的谗言诽谤,其实原因很复杂,民族矛盾、宗教信仰冲突等因素不可忽视。除了波爱修斯,在此次政治劫难中遇害的还有波爱修斯的同事亚尔比努、波爱修斯的岳父西马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 在被迫害入狱之前,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传承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从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到十二世纪为止,他所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工具论》,是欧洲能见到的亚里士多德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 《哲学的慰藉》一书是波爱修斯在监狱中等待受刑的那一年时间里写作的,约成于公元524年。可以说,此书是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 波爱修斯在罗马曾经位高权重,最后却因为叛逆罪而倒下,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成了此书的完成。在文中,不断出现作者对于这样的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为什么在上帝统治的世界里邪恶势力可以存在呢?在反复无常的命运中,既要笃信上帝,又要顺应追求快乐的人的本性,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本书被称为“迄今为止,世界狱中文学中最精彩的范本”。 波爱修斯将书的框架结构设计成了自己和哲学女王之间的对话。哲学女王通过与波爱修斯谈论名声和财富是转瞬即逝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获得自由,除非他放弃命运的摆布),而思想中至高无上的东西是“唯一的真正的‘善’”来给他以心灵的慰藉。哲学女王认为幸福来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