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枭雄们 5:沙陀的皇朝

小马连环
第一章 北方的狼眸 塞外,大漠飞沙,落日的余晖里冒出一个风尘仆仆的人,放眼眺望,前面是一片水草丰茂处。 总算见到绿洲了,这个长途跋涉的人露出欣喜的笑容。 此人叫韩延徽,刘守光的参军,千里迢迢到这里喝西北风当然不是为了体验塞外风光,他是奉了刘守光的命令向阿保机求救。 在见到阿保机后,韩延徽显然不懂民族政策,又不认真学习中学生行为守规,见了人家可汗竟然没有磕头,估计韩延徽自认是大燕帝国的使者,见一个小酋长还要舍膝下黄金吗? 阿保机很生气,他本来就不想救刘守光,算起来,他在刘守光手下吃过不少亏。正窝着一肚着火,又碰到这么不懂礼貌的使者。 为了教育韩延徽,阿保机将他送到了郊外养殖场,岗位:弼马温。 这对韩延徽不全是坏事,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如果成功通过这个测试,他将名传千古。 有一个人为他树立了榜样。一千年前,这个人出使匈奴,也被扣留,然后下放到贝尔加湖边放羊。因其持节不屈,成为后人特别是外交使臣的楷模。大家都知道,他叫苏武。 而事实证明,苏武之所以被后人景仰,那是因为能做到内心坚强,百折不屈的永远是少数人。 做一天的贞节烈妇,铁骨汉子容易,做永远做下去,那只能问一句,永远有多远? 很快,韩延徽就被策反了。 很多北京爷们姐们的喜欢放假时到草原上糟蹋糟蹋小羊排,个别情感丰富的仰天吐块羊肋气,发出一通宏伟的志愿:“我愿意做一只小羊,永远活在这草原上。” 但等他们真住下来,用不了个把月,这些爷们姐们就会哭着喊着要回北京。 韩延徽的情况差不多,第一,他也是北京的高级干部,第二,他也不愿待下去了。 初到放马地,他还用塞外的风光麻醉自己,用马粪的芬芳熏陶自己,用苏武的故事鼓励自己,但一切都没用了。他想回家,家有六十的老母,十八的小妾,三岁的小儿。本来出趟差,顺便旅游一下,没成想就是因为不讲礼貌,就成了弼马温。 这个故事,父母们可以用来教育子女五讲四美。 马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