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

[美] 罗斯·特里尔
第一章 澳大利亚镜像中的中国 China in the Mirror of Australia 图片 图片: 1949年作者在南澳大利亚布鲁兰上小学 我成长在澳大利亚丛林,也就是所谓的乡村。布鲁兰是维多利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偏远小镇,只有600人。我父亲是这个小镇中心学校的老师。我母亲是我父亲的助理教师。布鲁兰坐落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以东200英里的青山翠谷之中。回想起来,仿佛刚刚从睡梦中醒来,耳边仍回响着布鲁兰之夜那铃鸟悠扬的鸣叫声和桉树林里微风的叹息。 我们很少接触到国家大事。就是墨尔本对我来说都很遥远。这里自然淳朴,当地人随意聚居在这片荒芜却美丽的土地上。在布鲁兰,孩子们大多光着脚去我父亲的学校上学。我和我哥哥只有在星期日去教堂时才会穿上鞋。这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这样更加亲近自然。这里气候温和。阳光烤着我们的小脚丫,走在软土和绿草铺就的小道上,感觉是那样的温柔。不过,我们要小心偶尔会有蛇。 1941年某天早餐时,收音机播出一条新闻,在悉尼海港发现了两艘日本潜艇。父亲脸上露出忧虑的神情。日本人在离东京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呢?一个四岁的男孩不懂得战争,但是我们小镇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日本人是“坏的”。不久,1942年,日本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澳大利亚丛林里的人们对亚太地区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大兵来这里帮助抵制日本侵略,保卫澳大利亚,也给童年的我带来了包装精致的糖果。我们听到了美国财富和实力的故事。我们也知道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跟我们是一边的。外祖父从他的中国朋友那里听说了许多关于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的事情。 20世纪40年代确实有许多亲戚朋友就住在墨尔本,祖父还在那里认识了中国人。他利用晚上时间在墨尔本的唐人街教中国商人和工人英语。一个世纪前许多中国人来这里淘金,在这些窄小的散发着芬芳的唐人街,他们的后裔开了店铺和餐馆,还组织了民间团体来帮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