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炊烟

巴陵
身居城市近二十年,已经远离农村青瓦屋上升腾的白烟式的炊烟的熏陶和洗礼,却忘不了那一抹代表农村繁荣昌盛景象的炊烟,它时刻在我心里翻腾捣鼓,最近越来越强烈,以致坐卧不安,想去农村享受炊烟的疗治。 我儿时散居家中,闲赋无业。7岁,我方入学读书,在入学之前,我长期在家里充当放牛娃的角色。入学之后,养成的放牛娃习惯促使我还是喜欢给家里看牛,无论是夏秋季节,用牛绳牵着牛在田埂上吃草,还是寒冬与早春季节,把牛赶到无庄稼的山野去放牧,我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读闲书,欣赏书里的故事和生活以外的世界,用文字去了解世界的精彩。除此之外,我喜欢站在放牛的山坡上,看着家的地方。无论是早晨还是黄昏,我都可以远远地看到那几栋青色瓦屋上冒出几缕白色的烟雾,在晨风里缥缥缈缈,在黄昏里飘飘散散。那一抹纱缕,那一抹清淡,那一抹纯洁,那一抹图案,无论江南哪位画家也一直没有描摹得那么清晰、自然。我看着青瓦屋上这飘荡的炊烟,就像闻到了家里饭菜的味道,肚子不由然地要绞痛几下。我揉揉那细小的肚子,口水从嘴角流出来,嘴巴不停地颤动。 我住的乡下在梅山腹地的新化农村,那里荒山野岭,走几里路都很难找到几户人家。我喜欢炊烟也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害怕孤独喜欢热闹。山村有了炊烟,就有了人家和人类,不用孤单,也不用害怕,孤独的我或者行人都会觉得自己安全、温暖,不再胆怯。在乡下生活,如果在大山里或山路上迷失了方向,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爬上山顶,寻觅附近飘荡的炊烟,只要发现哪里有炊烟,就代表那里就有人家,我们就从山顶冲下来,沿溪找到路径,按着炊烟的方向寻找去,一定可以走出荒芜的大山,找到住在山里的人家,解决自己的饥饿,走上大路,回到自己的家和故乡。 我喜欢炊烟也许还有一个家族遗传性问题的存在。我母亲这支是“吃货”出身,祖上是茶叶商人和排客,一年里有多半时间漂泊在资水和洞庭湖上,外公从小放排,养成了好吃懒做和喜欢喝酒的习惯。我记忆里的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