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让·雅克·卢梭
导读
“我想那是1753年的事,第戎科学院发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征文启事。我被这个意义深远的题目激动了,我很惊讶这个科学院竟敢提出这样一个题目。好吧,既然它有勇气提出来,我也很可以有勇气来加以研究,于是我报名应征了。”
这便是卢梭在《忏悔录》中对此篇论文来源的叙述。为完成论文的写作,他独自前往圣日耳曼的树林深处,在经过七八天的苦思冥想后,完成了这部对后人影响深远的著作。
1712年6月,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与世长辞。后来,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十岁那年,父亲因与人发生口角,并拒绝向恶势力屈服,于是在法院下达的缉拿通知到达前愤然逃离了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
在随后两年的时间内,他被托付给了一位牧师,并且开始学习拉丁文。之后,他又在一个雕刻匠家里当了两年学徒,后因受不了苛待,十六岁那年同样选择了逃离日内瓦,过上了长达十三年的流浪生活。在流浪期间,他做过仆从,教过音乐,曾经依靠年轻的华伦夫人生活,成为她的情夫。后来,他又结识了狄德罗、孔狄亚克、艾比奈夫人和格里姆等人,后又因各种原因与这些人决裂,孤独终老。
在同时代的作家中,卢梭是唯一富有流浪生活经验的人。他在历次旅程中,认识了人民的疾苦,对这个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或许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当他看到这个意义深远的征文题目时,他才会为之激动吧!
为思考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首先做的是“无情地驳斥人间无聊的谎言”,找到真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在那个时候,除霍布斯之外,一切思想家都致力于从所谓的自然状态中的人身上,发现社会发展的一切可能性;他们轻率地认为社会及社会的种种制度,尤其是私有制,都是从自然中产生的。而卢梭想要打破的就是这个谎言,他“大胆地把人们因时间和事物的进展而变了样的天性赤裸裸地揭示出来,……指出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于是,通过美妙绝伦的雄辩,卢梭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