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上)

[美] 彼得·圣吉 [美] 阿特·克莱纳 [美] 里克·罗斯 等
第一章 起步 1.“我看见你了” 在南非纳塔耳(Natal)北部的部落中,人们见面最常说的问候语是“Sawu bona”,就像英语里的“hello”一样。它的字面意思是“我看见你了”。如果你是部落的成员,你可以回答说“Sikhona”,意思是“我在这儿”。这段对话的次序很重要,因为它传达出了一个信息,即:在你看见我之前,我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你看见我,我才得以存在。 这段对话暗含了乌班图(ubuntu)精神的一部分,它代表了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土著居民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构架。乌班图这个名词来源于祖鲁族(Zulu)的民间谚语:“Umuntu ngumuntu nagabantu”。这句话字面意思为:“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其他人”。如果你在这种观点的熏陶下长大,那么你之所以具有身份是因为你被其他人看见——即周围的人尊敬你,并承认你作为人存在。 过去几年中,南非的许多公司开始雇用在部落中长大的管理者。乌班图伦理观经常和那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隐性的冲突。比如说,在办公室的大厅里,你因为专注于工作,从某人身边经过时没有和他打招呼,这是很平常的。但是根据乌班图伦理观,这比不敬还糟糕。这意味着你认为那人根本不存在。不久前,某公司召开一次会议,其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然而,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内部顾问却在这次会议后显得很难过。原来,他是一个项目中的关键人物,但在会议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却没有提到他。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对此如此在意,他说:“你不明白。他们在谈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提到我的名字,表示他们没有把我当人看待。”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即是为了追求乌班图精神中所蕴涵的相互尊重和开放意识。这本书是“工作现场笔记”和实践的积累,使其成形并赋予其意义的是那些渴望并承诺要阅读此书的人,以及那些致力于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人。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愿意看到彼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