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父亲的厨子不是真赌徒
狄飞惊
前些年,我曾写过一组名为《他们》的随笔小辑。这是个人物系列,写的是我少年时代在老家生活时的邻居、同学和亲戚们,所谓故人往事。总称名为他们,实际上基本分篇独立。那时我行文比现在坦诚,不仅人物事件力求真实可信,每篇的标题,也都是以文中人物的真名来命名,那还是论坛时代,每每一篇文章写好,我都会献宝似的贴到网上常去的诸多文学论坛里,以供他人点击阅读评论。 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时之所以实名写这些人,并不完全只是一时兴起,其实我也有过斟酌考虑: 这些人或大字不识,或垂垂老矣,或为稻粱谋奔波劳碌……属于如果我不写也就不会有其他人来写的这样一波人,所以觍着脸说,它多少反映了个人的一点文学野心,就像沈从文与湘西、奈保尔与米格尔街、苏童与枫杨树街的捆绑关系一样,我也想给自己的故乡人树碑立传;其次,正是基于以上的小人物属性,这波人和文学乃至文字近乎绝缘,所以短时间内,他们遭遇《他们》的可能性及因此引发的尴尬,基本也不用担心。 但那时我只估算了文学的影响力,却没想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完全超乎了个人想象。有一天,我在登录一个经常混迹的文学论坛后,收到条短消息,对方直接喊出了我的名字,并自报了他的姓名,竟是我失联多年的老家邻居。当时的情景还真是意外又加惊喜,在身份得到核实之后,我自然好奇他是怎么找到我的。原来,他有天闲极无聊在网上搜索他爸的名字,无意间就看到了一篇以他爸名字命名的文章,点开一看,确认写的就是他爸无疑。再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视角,随即猜测作者只能是我,于是在那个网站注册,给我发短消息,失联10多年的故人,通过网上一篇实名制随笔,就这样联系上了。 说说这邻居父子俩。因为前车之鉴,现在自是不便再直接称呼他们的真名了,在我的小说里,男主人公一般都叫张涛,他的儿子,就叫张小涛吧。再强调一遍,父亲叫张涛,儿子叫张小涛,在接下来的文字里,这两个名字会反复交替出现,敬请大家区分甄别。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