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史上不可错过的20部佳作
推理迷必读的20部侦探推理小说经典。
从日系到欧美,从解谜本格到硬汉侦探,
充分满足你的好奇心和烧脑欲。
——“高智商才是真性感。”
- 福尔摩斯探案集百年侦探经典,全面呈现福尔摩斯式智慧。 不容错过的文学名著,不得不看的福尔摩斯。 他的侦探社位于英国伦敦贝克街221号; 他在全球拥有数以十亿的粉丝; 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博尔赫斯、村上春树等崇拜的偶像; 他是史上唯一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的虚拟人物: 他的故事被翻译成了57种文字——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探案集(套装全8册礼盒装)》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一栩栩如生,深得人心的形象,是作品艺术上的一大成功。而它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却是:情节的离奇曲折,惊险引人;结构的巧妙安排,丝丝入扣而悬念丛生;前后呼应而跌宕起伏,使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结局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情节是侦探小说的精华。”柯南道尔的情节结构,对初写作者无疑个有极好的借鉴作用。 柯南·道尔(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柯南·道尔1859年出生,1886年4月写成福尔摩斯的第一个侦探故事《血字的研究》,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侦探故事,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56个短篇和4个中篇小说,也因为塑造了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全球最著名的侦探而留名。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柯南·道尔在1930年7月7日去世。
- 无人生还十个相互陌生、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 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暴风雨让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所预言的,客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开创童谣杀人和孤岛模式,古典推理的不朽名作。 世界销量第一的侦探小说,销售记录超过一亿册。 被改编为二十部影视剧,同名话剧七十年常演不衰。 打破无数侦探小说规则,然后成为不朽。 侦探女王最著名的作品,被译为四十种语言,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广播剧、电子游戏等。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〇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〇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日,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被安葬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八十五岁。
- 漫长的告别《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它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发表于1953年,是作者的第六部长篇,荣获了“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 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相遇,会发生怎样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伦诺克斯酒醉后被马洛送回,他稍后寄來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做为感谢和告別,然而,一连串谋杀,却使这个告別绵绵不绝…… 钱德勒(1888-1959),美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 钱德勒以菲利普·马洛为主人翁的侦探系列作品,半世纪以来早已突破一般类型小说的局限,跻身经典文学的殿堂。 钱德勒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和20部左右的短篇。他被誉为硬汉派侦探小说的灵魂,代表着硬汉派书写哲学的最高水平。他是美国推理家协会(MWA)票选150年侦探小说创作史上最优秀作家的第一名,他塑造的侦探菲利普·马洛被评为最有魅力的男人。在四十年代好莱坞男演员以能扮演菲利普·马洛为荣,其中以亨弗莱·鲍嘉扮演的马洛最为成功。 钱德勒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编剧,他为好莱坞缔造了激动人心的“黑色电影”。他与比利·怀尔德合作的《双重赔偿》被称为黑色电影的教科书。自1942年到1947年,他的4部小说6次被搬上银幕,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都只能给他当助手,与他合作过的大牌导演有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罗伯特·艾特曼等。似乎至今没有一个作家享有好莱坞如此的厚爱。
- D坂杀人事件本书收录江户川乱步笔下唯一名探明智小五郎之系列短篇八篇。包括《D坂杀人事件》、《心理测验》、《黑手帮》、《幽灵》、《阁楼上的散步者》、《是谁》、《凶器》、《月亮与手套》。 某天下午,“我”坐在白梅轩咖啡厅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并与刚结识不久的明智小五郎一同观察稍微有些异样的旧书店。 只是,原本每晚都独自看店的性感老板娘今晚迟迟不现身,加上最近传闻老板娘身上伤痕累累……一思及此,我与明智小五郎立刻奔赴书店,却意外看到遭人勒死的老板娘。到底谁杀了老板娘,她身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江户川乱步(Edogawa Ranpo,1894—1965) 日本推理文学开山鼻祖和精神领袖。 江户川乱步本名平井太郎,一八九四年十月三十日出生于三重县名张町。他自幼酷爱推理小说,取“江户川乱步”为笔名,因其日语发音与推理文学鼻祖埃德加·爱伦·坡相近。 一九二三年,乱步在日本《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处女作《两分铜币》。这部短篇小说为日本本土推理小说的创作及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举奠定了乱步独一无二的地位。一九二五年,乱步发表小说《D坂杀人事件》,塑造了日本推理文学史上第一位名侦探——明智小五郎。其后,他又陆续创作了《阴兽》、《孤岛之鬼》、《蜘蛛男》、《怪人二十面相》、《少年侦探团》等作品,其中的“怪盗二十面相”和“少年侦探团”等角色已经突破类型文学的束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乱步还致力于推理文学的理论研究,留下了很多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评论文章。 一九四七年,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成立,乱步被推举为主席。俱乐部在一九六二年改组为日本推理作家协会,时至今日依然是日本最具权威性的推理作家机构。一九五四年,乱步在六十岁寿诞之日,个人出资一百万日元,设立了江户川乱步奖,用以鼓励年轻作家进行创作。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陈舜臣、东野圭吾、桐野夏生等作家凭借此奖崭露头角,使江户川乱步奖成为日本推理文坛最权威的推理奖项。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江户川乱步因脑溢血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的特点是“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和神秘。”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在创作中总是精雕细琢、巧妙构建,在诸如变态心理、死亡的恐怖、起死回生等题材中,运用这种手段来烘托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惊险、强烈的恐怖效果。它们是关注的是最高境界的死亡之美、快乐与残酷的联想。故事的主人公都笼罩在死神的阴影下,身染重症,劫数难逃。 爱伦·坡是诗人、小说家和文学理论家,我们这里只谈他的小说。他在小说史上有三顶桂冠:短篇小说创始人、科幻小说先行者、推理小说创始人。他的作品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科幻小说、推理小说、哥特小说。哥特小说中有一部分可以看做心理小说,另行分类,所以本书分做了四类,分别介绍给读者。 爱伦·坡(1809——1849)美国作家、文艺评论家。出身演员家庭。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宣扬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受西欧尤其法国资产阶级文学颓废派影响最大。小说有《怪诞故事集》、《黑猫》、《莫格街谋杀案》等。论文有《写作的哲学》、《诗歌原理》。1841年发表的《莫格街谋杀案》是公认为最早的侦探小说。内容写密室凶杀,凶手居然是猩猩。1842年发表的《玛丽·罗杰神秘案件》,纯粹用推理形式破案。其他如《金甲虫》、《你就是杀人凶手》、《被盗窃的信》等五部小说成功创造了五种推理小说模式,(密室杀人、安乐椅上的纯推理侦探、破解密码诡计、侦探即是凶手及心理破案、人的盲点)塑造了业余侦探奥古斯特·杜平这一艺术典型。爱伦·坡被誉为“侦探小说的鼻祖”。其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
- 余生皆假期因父亲出轨而散伙的一家三口在即将分道扬镳时收到一条交友短信,发信人是打算从黑道退出的小混混冈田——去交一个朋友,完成这项任务,他才能成功脱身。 于是,失败的父亲、神秘的母亲和青春期女儿坐上了“前黑道人士”的车,四个人要一同奔向人生的新篇章……然而敲诈勒索这种工作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冈田的这封辞职信可没那么好写,更麻烦的是,刚交到的朋友怎么办? 余生皆假期的梦想能实现吗? 不是每本小说都能称为代表作,但每个故事都是一次不可替代的冒险! 真想从今天开始,剩下的人生都是假期啊!那不如坐下来好好读一本书吧! 伊坂幸太郎 Isaka Kotaro 一九七一年生于日本千叶县,热爱电影和音乐,深受柯恩兄弟、披头士等艺术家影响。一九九六年创作处女作《碍眼的坏蛋们》,但未出版单行本。二〇〇〇年,以《奥杜邦的祈祷》出道,正式跻身文坛。之后的作品:《Lush Life》、《重力小丑》、《死神的精确度》、《金色梦乡》等获奖无数,并频频被搬上荧幕,使其成为广受欢迎的畅销作家。 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风格鲜明,既能把暴力凶杀写得仿如日常生活般轻松,又能从不经意的对话中迸发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他想象力丰富,擅长多线条叙事,故事看似一团乱麻,结尾却常常令人高呼过瘾,并用其独特的“爱与勇气”打动了一大批忠实读者。
- 血字的研究退伍军医华生医生结识了一个叫做福尔摩斯的怪人,并机缘巧合地和他一起搬进了贝克街居住。后来华生才知道,原来福尔摩斯是一名咨询侦探,而这个时候,一桩扑朔迷离的案子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福尔摩斯,侦探的代名词;没有他,就没有侦探文学和侦探文化——新星出版社倾力打造《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图注本)》,根据公认最权威英译本重新翻译,配以五百幅原版配图、两千余条专业学者注释、五十余篇延伸阅读、六十篇注释笔记,为中国福迷铸就世界上最权威、最经典的福尔摩斯探案全录。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英国小说家,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了侦探小说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作家。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在一八八七年的《比顿圣诞年刊》上,他发表了《血字的研究》,从此,“歇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出现在了世界文坛的华丽舞台上,并在《波希米亚丑闻》之后轰动并影响了整个世界。柯南·道尔一生共创作了六十个福尔摩斯故事,包括五十六个短篇和四部中篇小说,前后经过了四十年。柯南·道尔影响了后世所有的侦探小说家,改变了侦探小说的历史,为侦探小说的发展,甚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 时间的女儿一部独一无二的历史推理小说,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说。小说中所谓的案件是英国历史上一宗家喻户晓的故事:理查三世为了篡取王位,谋杀了囚禁在伦敦塔上的两个小王子。 “罪行”令人发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兰特探长却根据他缜密的推理,一举推翻了流传四百年之久的历史定论,并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听来或看来的那样! 本书是约瑟芬·铁伊的第六部推理小说,也是最富盛名、引起的争论最多的一部。作者不仅尝试去颠覆过往推理小说的传统模式,把故事情节浓缩于近似纸上谈兵却步步为营的逻辑推理,同时也试图推翻英国历史上一段几乎被定性的公案。这本书被视为铁伊的代表作、历史推理小说之最,其逻辑之严谨,史料之翔实,足以与正统历史著作相较。 英国推理女作家约瑟芬·铁伊(Josephine Tey,1896年7月25日-1952年2月13日),原名伊丽莎白·麦金托什(Elizabeth Mackintosh),出生于苏格兰西北部,别名戈登·达维奥特(Gordon Daviot)。铁伊是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推理小说最辉煌的女性推理小说家,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并称推理小说第二黄金时期三大女杰,也是三人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她一生只写了八部推理小说,部部皆是精品佳作。其作品立意奇特,充满人性的温暖,既有奇妙的悬念,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推理小说史上占据着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
- 贝罗那俱乐部的不快事件贝罗那俱乐部里,扶手椅上九十高龄的芬迪曼老将军已成死尸,周围人来人往,无人知道他死于何时。与此同时,他妹妹多默尔夫人的死讯传来。她留下一份怪异的遗嘱:自己先于哥哥去世,将巨额遗产赠给哥哥;哥哥先于自己去世,遗产转赠给远亲多兰小姐。死亡时间成焦点,看似正常的死亡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本书是多萝西·塞耶斯所著彼得·温西勋爵系列侦探小说之四(按原出版顺序)。作者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瑟芬·铁伊并称“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女杰”,作品风靡欧美,彼得·温西勋爵是她笔下最受欢迎的侦探形象,在推理小说史中的地位足与福尔摩斯相较。 多萝西·L. 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1893—1957) ,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戏剧家、神学理论家兼翻译家,1893年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是第一批获得牛津大学学位的女性之一。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塞耶斯先是任职于出版社,后选择在伦敦一家广告事务所担任广告撰稿人,并着手创作第一部长篇侦探小说《谁的尸体》(Whose Body?1923)。从1923年到1937年,塞耶斯主要创作了十多部以彼得·温西勋爵(Lord Peter Wimsey)为主角的系列侦探小说,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侦探小说作家之一。另外,她还参与创建英国侦探小说俱乐部,并担任过主席。停止侦探小说写作后,塞耶斯把主要精力用于创作广播剧,研究神学理论,其中一项杰出的成就是翻译了但丁的《神曲》。
- 角落里的老人故事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与福尔摩斯所处的时代大体重合。全书有12个短篇故事,每个故事的模式是基本相同的。有一家咖啡馆,名叫“ABC咖啡馆”。咖啡馆的角落里坐着一位老人,每天在那里吃蛋糕、喝咖啡。一次,一位女记者无意中和老人攀谈起来,结果老人足不出户,仅仅凭借报纸的报道,就非常准确的破获了一起谋杀案。以后记者一碰到案件就去找老人,老人都以这种神奇的方式解决了这些案子。 他不同于神探福尔摩斯,他是纯属心智游戏的“思考机器”,他从不向警方揭露犯罪真相,也不参与侦探,他是谜案评论家、评案“神探”,在侦探迷的口中,他们亲切地称他“安乐椅神探”。 奥希兹女男爵(1865-1947),英国女作家,出生于匈牙利,早年求学于比利时、法国,16岁进入伦敦美术学院,后与一位艺术家结婚。1900年奥希兹女男爵开始了文学创作,写有大量优秀的通俗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第一位备受欢迎的作家”。其代表作为《角落里的老人》,这部小说被评价为是历史上最好看的“安乐椅神探”模式推理小说,其地位和成就至今无人逾越。
- 马耳他之鹰一位美丽的女子上门委托萨姆·斯佩德跟踪和自己妹妹私奔了的男人,然而萨姆派去的搭档当晚就死于阴暗的小巷,而被跟踪的人也在几小时后死亡。萨姆随即发现事情与女子的讲述大相径庭。重重谎言包裹下,事件的核心竟然是一只中世纪的皇家贡物“马耳他之鹰”。一群犯罪分子围绕着它展开了尔虞我诈的争夺,暗偷明抢、连环骗术、金钱贿赂与美人计轮番上阵,萨姆将如何认清他们的真面目? 《马耳他之鹰》是作者哈米特最经典的作品,出版第一年再版七次,八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入选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和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票选百大侦探小说。改编电影获得三项奥斯卡大奖,黑色电影的开山之作。硬汉派侦探小说最重要的奖项“马耳他之鹰奖”即以这部作品命名。 达希尔·哈米特全名萨缪尔·达希尔·哈米特,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西岸的圣玛利县,在费城和巴尔的摩长大。哈米特十三岁辍学,之后数年间做过报童、码头装卸工、机关勤杂人员和证券公司小职员,后来加入位于巴尔的摩的“平克顿全国侦探事务所”。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二一年期间,他在平克顿事务所任职,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创作侦探小说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希尔应召入伍,但是后来因结核病而被迫长期疗养,继而导致他的婚姻破裂。之后他开始依赖酒精,曾尝试广告业,最终踏上了写作一途。他贫寒的出身、在下层社会摸爬滚打的青年时代,以及在当时全美最大的平克顿侦探社任职多年所获得的丰富经验,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