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不死,传统不止(人文讲谈录4)

手艺不死,传统不止(人文讲谈录4)

人文讲谈录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本书《手艺不死,传统不止》主要收录了盐野米松《留住手艺》新书活动速记,并附新书简介及精彩内容选摘。活动场主要邀请了盐野米松、黄永松、党晟、英珂4位嘉宾深入探讨匠人与技艺。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我们可以用心倾听他们对于传统手艺的真知灼见。

此外,书中选摘了《留住手艺》一书部分精彩内容,盐野米松耗时三十余年、走遍全日本精心搜集整理,以纪录片式呈现日本最后一代手工艺者的生活和作品,以及他们的故事和人生。

盐野米松,1947年1月1日出生于秋田县角馆镇。秋田县立角馆高中毕业后赴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应用化学科学习。用30年时间走访全日本,对各地的手艺人进行采写,用手艺人的语言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技艺。在日本作家中被公认为采写第一人。曾因创作《古老的地图》《加油的日子》和《空巢》等作品四次入选芥川奖候选人。2003年凭借《夏天的池塘》荣获日本绘本大奖。同年,为了表彰他常年坚持不懈的写作活动,国际天文联盟将第11987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主要作品有《爸爸的小时候》《森林中小憩》《留守白头翁》《驶向红毛安之岛》《旅行为哪般?》《藤木山堡垒的三枪手》《野外探险大全》《千年橡胶树的记忆》,访谈录有《留住手艺》《树之生命,树之心》等。

英珂(本名刘伟),60年代,生于北京。80年代初,游学国内;80年代末,游学日本; 90年初,NHK电视台导演;97年回国,现为独立电视制作人、自由写作者、翻译者。

黄永松,1943年10月17日生于台湾省桃园县,1967年6月毕业于“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现任《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财团法人汉声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汉声数码股份有限公司总策划及艺术指导。

党晟,陕西西安人,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陕西省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曾翻译并编写贡布里希《艺术史》,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