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为维护用户隐私,自 2022 年 9 月 2 日起,你在豆瓣阅读产生的新关注将不会同步到豆瓣主站。豆瓣阅读自该日起上线了新「关注」功能,此功能上线前豆瓣阅读 App 仅支持关注作者,功能上线后将支持关注读者用户。因此,你的豆瓣阅读初始关注列表将仅包含此前关注的作者用户。
    19
  • 被关注
    1110
桦桢
桦桢
2010-03-19 加入
豆瓣阅读作者:桦桢

2012-10-15 发表第一篇作品。

男,1984年生,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长安大学教师。他脑中装了许多无聊的幻想,吃太撑或饿得慌时就写下来。至于他写的东西嘛,无风无格,无流无派,无主无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写给谁看的。

当梦太像梦的时候,梦便要醒了。

桦桢发布的作品5

  • 难忘今宵短篇

    桦桢
    一家人,一顿饭,一台春晚。 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可这个年过得有点难过。 一生无梦,一夜难眠。
  • 往日留书
    小说 · 中篇小说 · 爱情 · 青春 · 爱情小说 · 青梅竹马 · 第三届征文大赛
    作者自述:今天是2016年3月25日,我觉得可以谈一谈这篇小说究竟是怎么构思出来的了。 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我十几年前听过的广播热线节目“长安夜话”。那时候我念大二,没电脑没手机,除了看书、听碟就是听听广播节目。有一期节目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子打电话进来诉说自己的情感经历:她现在是个女同性恋了,可她以前并不是。曾经,她同班女同学追求她,她粗暴地拒绝了,于是那人自杀了。后来,她看到死者遗物中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日记和绘画作品,发现自己其实也爱着对方,于是她变成了一个对男人提不起丝毫兴趣的女同性恋者。她打热线的目的…展开
    作者自述:

    今天是2016年3月25日,我觉得可以谈一谈这篇小说究竟是怎么构思出来的了。

    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我十几年前听过的广播热线节目“长安夜话”。那时候我念大二,没电脑没手机,除了看书、听碟就是听听广播节目。有一期节目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子打电话进来诉说自己的情感经历:她现在是个女同性恋了,可她以前并不是。曾经,她同班女同学追求她,她粗暴地拒绝了,于是那人自杀了。后来,她看到死者遗物中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日记和绘画作品,发现自己其实也爱着对方,于是她变成了一个对男人提不起丝毫兴趣的女同性恋者。她打热线的目的是什么,所述内容是否真实,这些都无从考查,但这个“故事”印在了我脑中。那时候的节目主持人力闻,去年十月病逝了。

    约莫十年以前,我的文风有了变化,我打算以荒诞的黑色幽默风格处理这个素材,于是构思出两个女孩间的一个男性,并将自杀的真实动机设置为嫉妒。这时小说的题目叫《切蛋糕》,结构是以三个人的第一人称各自叙述一遍整个故事。第一遍是男主角叙述,他彻底蒙在鼓里,对事情的变化感到诧异;第二遍是活着的女同志,她讲她被掰弯的整个心理过程;第三遍是自杀者嫉恨偏执的自述,讲她的痛苦与扭曲。“切蛋糕”是某人生日那天发生的插曲:被切开的蛋糕并没有被分成等量三份,于是他们各自意识到变化已经发生了。

    可我并不擅长写爱情,甚至可以说反感情感题材的小说,于是这些构思被长期丢在一旁,不被拾起。

    现在作品呈现出的样子,是一个偶然。去年秋天我读了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深受震撼。那部作品里有老友的自杀、旧日的书信、缺头少尾的日记、潜藏多年的误解和狗血荒唐的真相……没错,《往日留书》就是《终结的感觉》的缩小版山寨产品,从语调到基调都试图模仿,虽说结构差异较大,但推进过程亦有相类处。如果不是这次阅读大赛限定了这几大类型,我肯定不会写这篇东西。动笔前突然看到大赛的规则限制,曾打算拿来参赛的故事不符合条件,左思右想,萌生出用《终结的感觉》的写法处理《切蛋糕》的写作方案,这才有了《往日留书》。(不可否认,题目山寨了《长日留痕》。)

    虽是模仿之作,但大量素材源自我的真实经历,笔尖所及处也尽是真情实感,许多地方欲言又止,全因不想伤害到角色原型……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小说只是小说。

  • 我是刺客
    小说 · 中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复兴中篇 · 第一届征文大赛 · 征文大赛入围作品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 青秋诗选
    诗歌 · 诗集 · 免费
  • 蠹钵集
    蠹钵集
    三年作品选
    小说 · 短篇小说 · 短篇 · 怪诞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桦桢的评论0

还没有写评论

桦桢喜欢的短篇0

他还没有喜欢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