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为维护用户隐私,自 2022 年 9 月 2 日起,你在豆瓣阅读产生的新关注将不会同步到豆瓣主站。豆瓣阅读自该日起上线了新「关注」功能,此功能上线前豆瓣阅读 App 仅支持关注作者,功能上线后将支持关注读者用户。因此,你的豆瓣阅读初始关注列表将仅包含此前关注的作者用户。
    1
  • 被关注
    388
fishkiller
fishkiller
2007-08-03 加入
豆瓣阅读作者:fishkiller

2013-10-22 发表第一篇作品。

披着公务员外衣的文艺女青年,热爱阅读、电影、摄影、旅行。现居上海

fishkiller 关注的作者

查看全部

fishkiller 发布的作品2

  •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连载
    视觉旅行中的味蕾触动
    1472 人加入书架
    作者自述:写这个专栏的缘起其实是因为我的工作。我在单位从事人事工作,简单来讲就是经常“被要求”搞点什么“团队凝聚力”啊,“保持队伍稳定”啊之类的事情。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我想出的法子是每月一次,搞一个类似论坛的主题宣讲互动活动,主要是让单位里的小青年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是汽车改装最新流行趋势,可以是理财知识讲座,可以是实用做饭技巧,也可以是电脑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只要你平时感兴趣什么,有点心得,也愿意向大家分享都可以来讲讲。这样做的意图,一方面是让大家的个性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展开
    作者自述:

    写这个专栏的缘起其实是因为我的工作。我在单位从事人事工作,简单来讲就是经常“被要求”搞点什么“团队凝聚力”啊,“保持队伍稳定”啊之类的事情。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我想出的法子是每月一次,搞一个类似论坛的主题宣讲互动活动,主要是让单位里的小青年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是汽车改装最新流行趋势,可以是理财知识讲座,可以是实用做饭技巧,也可以是电脑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只要你平时感兴趣什么,有点心得,也愿意向大家分享都可以来讲讲。这样做的意图,一方面是让大家的个性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张三李四面目模糊的家伙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展示让大家看到工作以外的另一面;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有意识地布置功课,施加一些“外在压力”有意识地提高一些年轻人在公众面前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勇气。要知道,我所在的部门聚集了大帮宅男。干活是杠杠滴,但估计让在公众面前说个话,其实还是会脸红心跳的。

    为了开个好头,带个示范,NO作NO DIE的我被要求上第一课。我说个啥呢?结合自己的爱好,文字和电影,我很快想出了3个题目,一是“视觉旅行中的味蕾触动”,讲美食电影;二是“跟着电影去旅行”,可以讲电影里的好风景,足不出户,走遍世界,给大家来一次“身未动,心已远”的YY之旅;三是讲电影中的“死亡主题”。这是我挺关心的一个事。别人是怎么看待和阐释这个事情的,日本电影里其实有很多涉及这个问题,我最近关心的几本书陈希米的《让“死”活下去》和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也让我有颇多感触。但是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可能有意义,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分享。所以这个首先被我排除。其余两个话题都是可以讲讲的,但第一个的“实践”意义更强,如果做个主题宣讲,结束后就可以应景的大家一起搓一顿。于是,我确定讲美食电影了,并且热情高昂地很快完成了内容和PPT的制作。

    所以,这个专栏的前几篇其实都是在这个主题宣讲中的内容,包括《食色性也》、《敬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灵感来自幸福之光》等。有了这个做基础,我就有底气了。而豆瓣专栏上线的时候,我特意选了最短的承诺期数(10期)和最长的更新时间(2周一次),以确保自己能够准时交货。

    但事实上,一时的兴头上是一回事,真把一件事当事情做事另一回事。在写稿交稿的过程中,我觉得时间流逝的无比之快。尤其是存货很快用完后,平日的夜晚是用来看片子的,而每到周末,给我的区别就是:这是一个需要交稿的周末还是不需要交稿的周末。写了几篇以后,片源也成了问题。自己心里那些和美食有关的电影都写完了,需要“补货”,毕竟是个美食电影专栏,也不能“空穴来风”“信口雌黄”吧!幸好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周围关心类似美食电影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后来的《一起用餐吧》就是一个同为吃货的高中同学推荐的,孜孜不倦看了一个礼拜后,我泛滥的口水伴随着呼之欲出的感受,喷薄而来;《朱莉和茱莉亚》则是同事知道我在写这个专栏后,看到美食电影LIST专门@我的。但老实说,我对那篇挺不满意,已经有点挤牙膏的滋味;最后的李安系列《饮食男女》则是另一个家伙,碰巧在一次饭局中谈及启发了我。

    写作的过程也是有的顺利,有的不顺利。《饮食男女》刚看完第一次写的时候,觉得心里有很多话,电影里有很多意思,但是限于自己的表达能力似乎总是“言不及义”。同时因为这是个老片子,神一样的豆瓣上神一样的评论已经很多,让我再写超出他们的意思,似乎总没有底气。这个状态让我焦虑了好一阵。直到截稿日,最后放下包袱,心想,我是什么材料就写什么东西吧,明明是屌丝一枚一定要把自己拔成女神范,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我就老老实实把自己感受到的一一写来,即使不济,总算诚实。放下和别人的比拼之心后,事情似乎就顺利多了。一个周日的白天,哗哗哗居然写了5000多字。搁笔时总算觉得把自己心中想说的,感受到的写出来了。看到一个过去的白天,觉得整个周末过得无比有意义。

    就像我在专栏最后说的吧,这次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一个真正专栏作家的“辛苦与甘甜”。辛苦,当然是灵感不可能随时都有,一个没有压力的文字爱好者和一个以此为生的文字工作者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自己话唠一样想说话,和说的话别人想听,对别人有意义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的。甘甜,则是因为偶然一次机会居然遇到自己的读者。虽然没有当面交流,小小有些遗憾,但心里总是有些小满足的。毕竟真有人看自己写的东西。这也是我坚持10期没有改成收费专栏的原因。毕竟,对于我,分享自己的意义远远大过赚点小钱。而自己在感受中,收费专栏关键不在于价格,而是要点击去付款的过程多少有点让人不爽。如果因此,影响读者的体验,对我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总之,这是一次不错的经历。在业余时间,认真完成了一件事。挺开心。嗯,就是这样。世界杯期间,半夜起床居然不是为了看球。或者说,半夜都起床了,也不看球!真是作孽啊!说明,我对豆瓣是真爱啊!

  • 一生敬爱
    一生敬爱
    一个56天生命全部的历史
    散文 · 日记 · 我的非虚构写作 · 我的历史 · 私人生活 · 第一届征文大赛 · 征文大赛入围作品

fishkiller 的评论5

fishkiller 喜欢的短篇0

他还没有喜欢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