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发布的作品1
- 城市生活 · 时代记忆 · 漂泊故事
作者自述:我为什么要写一个保姆的中篇故事 40岁以前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写一篇小说,更加不会想到第一篇小说会写一个保姆的故事。 开始写作这一年,我一直留意找一些有趣的事和人来写。四个月前,我在一个上海的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土耳其妈妈写了一封长信推荐她家的保姆-梅。这封信具体写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读完那封推荐信,心底有个声音催促我去认识她;我当即就按照推荐信上的联系方式联系了梅,加了她微信以后,我先浏览了她近一年的朋友圈,这确实是一个不太一样的保姆的朋友圈。 她朋友圈里最多就…(展开)
作者自述:
我为什么要写一个保姆的中篇故事
40岁以前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写一篇小说,更加不会想到第一篇小说会写一个保姆的故事。
开始写作这一年,我一直留意找一些有趣的事和人来写。四个月前,我在一个上海的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土耳其妈妈写了一封长信推荐她家的保姆-梅。这封信具体写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读完那封推荐信,心底有个声音催促我去认识她;我当即就按照推荐信上的联系方式联系了梅,加了她微信以后,我先浏览了她近一年的朋友圈,这确实是一个不太一样的保姆的朋友圈。
她朋友圈里最多就是一两句看上去是从某本书摘抄来的话,文艺又敏感,没有她和家人的照片,只有一张孩子背影的照片。直觉告诉我,这是个有故事的阿姨。
我简短的跟她介绍了自己:一个菜鸟写作者,想找个有故事的人来写。没有流量,也不会让她一夜爆红,问她愿不愿意。
她回答:我的故事很多,一直都想自己写,但是文笔不好,至今一字未动。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漫长的“采访”。
联系到她时,我刚搬来德国,她说暑假在陪孩子,让我等等她。我在等她的一个月,把想问的问题整理下来,发给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夏天很快过了,梅对我的问题没有一字一句回复。我开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扔给她。她断断续续用语音以简历的方式回复我。
我告诉她:
1. 我不是给她写简历。
2. 我们也不是合作完成一个自传。
我想通过写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孩来上海这15年的成长经历,侧面反映一个“乡下人”怎样融入上海,让更多人看到两个不是那么熟悉的群体(涉外阿姨 和 外国驻中国高管)的生活。
终于收到她10来条语音,我反复听了有十遍,又整理出更多细节问题给她;她基本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一点。我希望用她故事框架作为大楼,里面房间设计全部我来完成;然而她只搭了个脚手架,就没下文了。
我跟她庖丁解牛详述我怎么写作的:
比如,她提到04年刚来上海租的房子很便宜,是个拆迁房。我想仔细描写她的居住环境的变化,这也是整个时代变迁的一个极小缩影;因此我力求真实还原故事的物理背景。我google上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关键词,查询那个时候七宝出租房的样子。
她说住房没有厕所,我问她去哪解决内急,回答:每天早上倒痰盂,和楼下的公共厕所。我花了半个小时上网搜索上海早上倒夜壶的历史和场景;虽然最后文章只用了一小段,但是我很自豪:关于上海人倒夜壶/马桶的习俗,我可能称得上半个“砖家”。
某天晚上,我看到自己写的寥寥不到1000字的草稿,感觉我就像一个天天对“梦中情人”穷追不舍的人;那边惜字如金,吐出几个字就让我高兴的睡不着觉。我把计划写中篇的力气全都用在一封长信,跟她诉说我的“痛苦”;希望她能像最初答应我的一样,能认真对待我的“采访”,把她的故事讲给我。梅过了一天才回复,说她目前做三家钟点工,确实很忙,然后发了几段长录音。
拿到录音,我如获至宝。在她的故事构架上,我开始添砖加瓦。我享受着加工以及再创作的过程。
比如:她提过一句,东家问她为什么贴双眼皮贴;她笑而不答;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有点些许了解的我,很想把它下来,但是又太单薄;于是想到我曾经的美国女室友,拉开衣服让我摸她胸的经历,把两件小事结合起来,成为小说里的一个搞笑的小插曲。
慢慢的,每天收到梅的几分钟录音,我们未曾谋面,通过这样的方式, 她把她的一生慢慢讲述给了我。我享受着完全投入的写作状态,走路,睡觉都在想着梅的故事,我仿佛成为了她。
文章最后痛并快乐着写完了,然而还是有两件事曾让我纠结:
1. 梅每次提到她父亲,声音都会开始哽咽;我原来想把她父亲这条线,好好挖掘展开描写一个丰满的农村父亲形象,然而她一度痛苦讲不下去,我于心不忍,放弃了。为了帮她纪念她的父亲,我还是穿插塑造了一个智慧,风趣的中国农村父亲形象。
2. 文章写到一半,我发现整个故事比较平,没有大起大落;考虑到目前写作似乎已经变成套路,故事一定要有“反转(狗血)”的剧情,我怕写的故事没人看。我想了一个虚构的线,把梅的先生按一个标准的渣男写点故事,然而跟梅交流越多,我发现她确确实实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成长,工作;期间虽然有挫折,但是没有任何大的反转故事。最后我决定觉得follow her heart, 写一个她的故事送给她。
感谢梅让我进入她的心里,写完一个平淡不平凡的故事。
Alice 的评论7
- 故事节奏感控制的很好;武战元那种绝望的心理描写也很细腻,感人。通过为女复仇,一个平凡的父亲从性格懦弱的草根成长为一个有着侠客精神的当代“箭客”;加上“校园贷”这个话题,整个故事还是比较有新意。由于篇幅所限;父亲性格的蜕变稍显生硬。评论《会跳舞的弓》0回应0赞
- 故事线拉的较长的一个故事,以一个横跨20年的侦破故事反映了东北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以后一小部分人群的生活状态。正义最后,毫无意外,得到了伸张,只是这个代价以主人公刘铁兴整整20年作为大家,让人唏嘘不已。评论《冰封烈日》0回应0赞
- 一气读完,很惊艳!故事由两条线同时展开,慢慢抽丝剥茧,以严密的逻辑最后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悲情的犯罪故事。路阳这个角色塑造的最为成功;他独处、做慈善、以及以另两个身份(为了不剧透,就不写明)出现时,呈现出完全不用的人格;最后用一个不起眼的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使整个故事逻辑自洽。女主关玥人物形象没有路阳处…评论《纯白如黑》0回应0赞
- 结尾反转很妙,越往后读节奏越紧凑,案件细节设计也较缜密;作为中篇悬疑,个人愚见:把故事逻辑性、完成度以及细节处理好就很不错;加出来的感情线感觉比较多余。另外一些人物出场比较突兀;有两三处地方,需要我重新翻回前页再读,才搞的清楚。评论《花凋》4回应2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