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来源于三个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第一个案例源于七年前,我在一次下乡采风之中,经过一个较为发达的小镇。当时我们刚刚吃过午饭,走出饭馆,大街上突然喧闹了起来。有人家在出丧。挤过前去,一问究竟。才知道,原来是镇上一名退休老干部去世了。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老年生活应该是很幸福的。但他却没有。他辛苦养大的儿子,因为成绩好考上了好的大学,并出国定居。俩口子原本打算去国外跟儿子过晚年,但文化、生活与国外完全格格不入,只能打道回府。老伴去世后,他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他特别喜欢热闹,谁家来人来客他都要去蹭顿饭吃。吃过之后,他还总给钱。但有一个要求,要让别人记住他儿子的电话。免得他死后没人给他收尸。他死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要不是街道社区的网格员,好些天没有见着他了,这才想起他。打开门,屋子里已经臭了。
第二个案例是情杀案。案子很简单。一个已婚农村妇女追慕虚荣,与一个在外打工多年的男人暗地里偷情,并生育了一个女儿。但不幸这个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男子要求与她结婚,她却顾忌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直拖着。小女儿不幸病逝之后,男子找上门要求结婚,不结婚就赔偿他的损失。女子不同意,男子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杀死了女子。
第三个案例是寻亲的案子。一个六十几岁的男子,因年轻的时候在外打工失忆,没有身份证,也没有钱,靠着给人打黑工。27年,他靠着双腿走回了家。在找的过程中,他甚至不知道找警察。
这部小说在构思的时候,把三个案子融合成了一个案子。通过九旬老年找寻自己儿子这条线索,一步一步地揭开案子的谜团。随着故事的展开,人物的矛盾冲突和故事线索,也在根据剧情的拓展而不断的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