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变态心理学

新编变态心理学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人的心理活动异常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避免心理异常、保持心理健康的书籍。内容较丰富,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并开设了介绍实用教材和案例的许多专栏。本书对于心理异常的类别划分及书中采用的名称,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例如书中把癔症和精神症分别作为专章编写,而不是以解离性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专章的名称。

张伯源,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明心心理咨询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一直从事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等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工作。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多次赴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讲学,发表了多篇论文,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对我国的心理学事业贡献卓著。

作品目录

  1. 作者简介
  2.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基础知识
  3.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4.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简述
  6. 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7. 第五节 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
  8. 第二章 心理障碍的生物和心理因素
  9.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10. 第二节 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11. 第三节 大脑的神经生化和遗传学基础
  12. 第四节 心理障碍的生物因素
  13. 第五节 心理障碍的心理因素
  14. 第三章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15.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
  16. 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17. 第三节 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态度与处理方法的差别
  18. 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
  19. 第五节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
  20. 第四章 认知情感与智力障碍
  21. 第一节 感知觉障碍
  22. 第二节 记忆障碍
  23. 第三节 思维障碍
  24. 第四节 情感障碍
  25. 第五节 智力障碍
  26. 第五章 人格障碍
  27. 第一节 人格障碍的概念及其演化历程
  28.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特征和成因
  29. 第三节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30. 第四节 人格障碍问题在医学临床上的意义
  31. 第五节 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32.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性心理障碍
  33. 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念
  34.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范围
  35. 第三节 性心理障碍
  36. 第四节 同性恋和易性癖
  37. 第五节 性功能障碍
  38. 第七章 神经症与癔症
  39. 第一节 恐怖症
  40. 第二节 惊恐障碍
  41. 第三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
  42. 第四节 强迫症
  43. 第五节 癔症性精神障碍
  44. 第八章 心境障碍、自杀与精神分裂症
  45. 第一节 心境障碍
  46. 第二节 自杀
  47.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48. 第四节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
  49.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措施
  50. 第九章 儿童心理障碍
  51. 第一节 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52.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
  53. 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
  54. 第四节 儿童学习障碍
  55. 第五节 儿童神经症
  56. 第十章 老年期心理障碍
  57. 第一节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58. 第二节 老年期心理障碍的分类及其特点
  59. 第三节 老年期痴呆
  60. 第四节 老年期功能性心理障碍
  61.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保健
  62. 后记
  63. 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