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伊林经典科普小丛书

作品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是“伊林经典科普小丛书”(共四册)之一种,讲述了关于日用品的科学知识。

图书采用屋内旅行的方式组织内容,形式新颖独特,结构清晰完整。作品共设有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六个章节,作者围绕每个“旅行站点”,针对该站点中常见的普通事物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又饶有兴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用水来洗涤?为什么火柴会着火?为什么陈面包会发硬?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作者运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文字、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传授了生活常识,并引导读者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科普作家,著有《十万个为什么》等作品。他善于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知识。他的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译者董纯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教育家、我国杰出的第一代科普作家之一。他是最早翻译伊林科普名著的中国人,他的译文兼具信达雅,深受读者喜爱。同时,他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科普作品,代表作有《凤蝶外传》《马兰纸》等。

作品目录

  1. 屋内旅行记
  2. 第一站 自来水龙头
  3.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洗澡?
  4. 为什么用水来洗涤?
  5. 人怎样迫使肥皂泡工作?
  6. 为什么我们要喝水?
  7. 水会不会炸毁房屋?
  8. 固体的水
  9. 为什么着上冰刀不能在地板上滑溜?
  10.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11. 第二站 炉子
  12. 人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
  13. 为什么火柴会着火?
  14. 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5.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16. 炉子烧着以后,劈柴到哪里去了?
  17. 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18. 为什么水能灭火?
  19. 关于炉子的谜
  20. 第三站 餐桌和炉灶
  21. 厨房实验室
  22. 马铃薯是什么?
  23. 为什么我们不吃生马铃薯?
  24. 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硬皮,煮的却没有?
  25. 为什么浆过的衣服是硬的?
  26. 面包的皮是从哪里来的?
  27. 为什么陈面包会发硬?
  28. 为什么面团里放上酵母会发起来?
  29. 面包芯里的小孔是从哪里来的?
  30. 面包的化学史
  31. 为什么啤酒会咝咝作响,并且起泡沫?
  32. 汤是什么?
  33. 人造食物
  34. 盛在瓶子里的美餐
  35. 为什么奶会变酸?
  36. 干酪里的小孔是从哪里来的?
  37. 为什么干酪放很久不会变坏?
  38. 古时候的人吃什么?
  39. 我们喝茶和咖啡有多久了?
  40. 从前的人吃东西用什么,怎么吃?
  41. 英国最早的餐叉
  42. 第四站 厨房锅架
  43. 七样东西———七个谜
  44. 为什么各种东西要用不同的材料来制?
  45. 什么材料最坚固又最不坚固?
  46. 为什么铁要生锈?
  47. 为什么马口铁生锈不像普通的铁那么厉害?
  48. 铁器是用什么做的?
  49. 为什么生铁不像熟铁,熟铁不像钢?
  50. 害病的纽扣
  51. 有没有黄色的铜?
  52. 除了瓦罐,还有什么东西是黏土制的?
  53. 从厨房用的瓦罐可以学到什么?
  54. 第五站 碗柜
  55. 厨房用的瓦罐的显贵亲戚
  56. 是谁发明细瓷器的?
  57. 细瓷器制造的秘密
  58. 你的碗柜里有没有用沙制的东西?
  59. 有没有硬的液体?
  60. 肥皂泡制造厂
  61. 不碎玻璃
  62. 第六站 衣柜
  63. 最后一站
  64. 镜子的历史
  65. 我们衣柜里有些什么?
  66. 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67. 穿三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
  68. 有没有用空气筑成的墙壁?
  69. 为什么夏天穿毛呢衣服不好?
  70. 为什么我们要穿衬衣?
  71. 屋内导游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