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豆瓣成员(188)

9.4
  • 力荐71.3%
  • 推荐26.1%
  • 还行2.1%
  • 较差0.5%
  • 很差0.0%
  • XXXX
    2023-08-24读过
  • 我们的江湖
    2023-07-23读过
  • 三个句号
    2023-03-20读过
  • 你好海洋
    2023-01-02读过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教育的书,因为我的宝宝快四岁了,我想,这本书的读者很大一部分是妈妈这个身份。当我们选择读这类书籍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已经是书中一位家长抨击的“新时代的人”,我们已经开始自省自检,身教子女。学会认识自己,爱自己,才是教育好下一代的基础条件。孩子借由我们而来,他们有其自己的天赋和灵魂。我们身为父母的爱,不完全是与生俱来,也是需要后天一步步学着如何爱的!
  • 子春
    2022-12-23读过
    每个故事都令我动容与心痛。虽然我的家庭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伤害,但我的母亲始终把我当成一个的个体,没有在我的身上灌之她的希望与人生。这一点上我还是很感谢她的。
  • 瑜摆摆
    2022-10-10读过
    近期越来越喜欢看这种纪实的小说,比较中立客观地去展现当代社会生活。东亚社会都一个样,大部分家长都沉沦于培养一个完美孩子。大概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单一了,把孩子们的路限制得死死的,难怪现在有心理疾病的小孩、成年人都越来越多。同时,这也是我们的社会里难以出现创新领袖型人物的原因吧。
  • SA
    2022-09-28读过
  • Creator1
    2022-07-02读过
    很好讀,過於真實了。讀至第九個故事,不免覺得有點疲乏了,明白作者的用心良苦、高度自省與誠實客觀,然千篇一律,莫不忠實反映了每一個個人、家庭背後所潛藏著的社會負能量根源。
  • 醢饕餮
    2022-06-16读过
  • momo
    2022-06-01读过
    看完后自己收到了爸爸的微信,是昨天公司庆祝自己转正去聚餐了喝了点酒吐在了车上,自从工作后他变得很奇怪,自己从记事起到大学毕业,他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只是成绩不好打一顿,剩下的就是让我滚回房间学习。但自从开始工作,他每周都会问我一遍忙什么了,如果我不回就会再发一句你很忙吗,如果再不回就会开始骂我白眼狼。昨天回家后随手回了句刚在车上吐了,他马上用指责的语气回复你喝酒了?自己真的不想和他们再有任何瓜葛… (查看全部
  • 淼淼
    2022-05-21读过
    每一个故事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 Jewels
    2022-04-10读过
  • Rainie
    2022-04-04读过
    很棒的一本书。我给五星。 作者是私人家教,写的自己遇到的其中九个家教经历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自己文末也写了自己亲身经历。 文字很有代入感,就好像自己发生过或者身边都会发生的事情一样。比如说某个母亲要求她的孩子读某个专业,某个母亲要求她的女儿从小学钢琴,某个母亲对多姐弟家庭孩子之间的对比,某个母亲明知道家境不好仍然要孩子进入贵族学校实现阶级跳跃殊不知给孩子社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好奇怪,这里只有母亲… (查看全部
  • nono
    2022-04-03读过
    2022/04/03 01:33 读完我真的放过我自己了。 晓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视角去看待亲子关系,亲子教育等等。 在一个丧偶式家庭中成长,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中成长,又不是拥有社会所倡导人格的人读完之后真的觉得“解脱”。 妈妈很爱我,她是真的把我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妈妈知道也很尊重我的休闲时间,但妈妈很不容易。因为我看到她身上的重担,为我付出的一切,我常常会想,如果我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学… (查看全部
  • 狐狸的手套
    2022-03-31读过
    人们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宽广无私的爱。做父母的人尤其喜欢这样标榜自己。但台湾作家吴晓乐却讲了9个沉重压抑的家庭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对这句话发出质疑。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更多一些?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9个家庭的故事为主体,揭示了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平静的叙述戳中了千千万万人的痛点,人们不得不承认,“总有一款”说的就是自己。 比如: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查看全部
  • 霖霖
    2022-03-19读过
    从各个家庭背后的故事给家长很多启发
  • 豆友抹茶
    2022-03-17读过
    一个生命的诞生,不是为了满足 、成就另一个生命。 于孩子而言,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自己才被生下来,才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 追风筝的鸟儿
    2022-02-27读过
  • 豆友253792923
    2022-02-12读过
  • 木辛
    2022-02-06读过
  • ICU
    2022-01-30读过
    很真实的故事,从身边人也能或多或少看到其中的影子。把孩子的意义看的太重了,孩子变成了一个家庭的全部,是母亲生活的全部重心,是妻子用来讨好丈夫的工具,很可悲。新世界的我们要反抗社会强加于我们的枷锁,自私一点活,别人的眼光看法真的不重要,你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的全部。所谓的社会分工,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都是父权社会体制下打压女性的一贯说辞罢了,你不只是一个母亲,你还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事业有梦想… (查看全部
  • 12lyz
    2022-01-22读过
  • 蓝小西
    2022-01-12读过
    读到作者朋友的母亲,感觉很像我的,问意见却不采纳,只不过是变相控制罢了,读到后面又觉得自己的母亲像作者的母亲,她已经做的很好了。母亲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鲜活的人,不止是母亲和孩子。不要把母亲和孩子绑定,社会对母亲要求太高了。
  • 徒然草
    2021-12-28读过
  • Genevieve
    2021-12-28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