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城市造物学"的豆瓣成员(146)

6.6
  • 力荐14.4%
  • 推荐24.0%
  • 还行41.8%
  • 较差15.8%
  • 很差4.1%
  • 杜回
    2020-04-08读过
  • 渠处
    2020-02-13读过
  • 🥚
    2020-01-25读过
    我好喜欢呀,一种孤独寂寞平淡冷清、但是有寄托的生活,讨好型人格、为一件别人看来不重要的事而认真地、一步步地缓慢推进,都很打动我,结局也很妙
  • 老龙头
    2020-01-10读过
    我很喜欢作者的创造思维,将城市交通轨道.景观乃至人物的心里活动.以模型造物反应人们追求城市生活的缩影。
  • 曲巷向天戈
    2020-01-09读过
    作者不会是建筑汪吧
  • 谍战🐂导
    2020-01-08读过
    立意不错,细节的说服力欠缺
  • 晶小戴
    2020-01-08读过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寄托
  • 郭 亮
    2020-01-08读过
    细节非常棒了……感觉做城模做的这么溜的,这人物侧写怎么也该是个杀手吧哈哈哈。 出现1的章节的时候,一直等2出现,后面出现个i的平方,看上去有点像1.2……当时看偷跑的时候,就问了下这个章节名何解?作者的标准答案是: 章节分布1、i²,是一种互相消解的过程,1是创造,i²=-1,两章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消解、零和的过程,发生了,又什么也没发生,存在各种可能,却还未得出结果。(i是虚数……然而我的数… (查看全部
  • 姜希无所有
    2020-01-08读过
  • future
    2020-01-08读过
    主题还是挺有意思的,文艺气息很重,但是看完后觉得好像没达到自己想象中应该的样子
  • 鸢尾纹章
    2020-01-08读过
    一个自己亲手制作出的城市,却无力保护。冷冰,克制,默然是主旋律,我懂得笔者想要表达的点,但是对于两次模型被破坏的原因的安排,确实还是稍显刻意了。
  • 我要改个名字
    2020-01-08读过
    故事层层递进,像一个人在平静的讲诉他的回忆。
  • 『安静』尐鱼
    2020-01-08读过
    抓不到中心思想 文笔也很迷
  • 徐睎
    2020-01-08读过
    文艺类里面算最阴暗的一篇,里面有一些看起来像是比较专业的术语,可能是为了提升造物学的专业度吧。记得连什么配料表都列出来了,可能是刻意为之吧,但是基本没细看这个表,可能是作者刻意为之,但是非专业读者不明白放这个的意义,显得有些刻意。有些细节处理的不太理解,譬如,导演借了模型拍摄,说拍完了会还,结果改成了爆破居然没有提前说,像是恐怖电影里的霸道导演,现实生活中跟导演没接触过,不太了解这个群体。 读… (查看全部
  • 牛大舞
    2020-01-08读过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重点。 人和城市导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 云心
    2020-01-07读过
  • 桃子没有超能力
    2020-01-07读过
    人与城市的关系确实是现在值得讨论与反思的。城市如何吞噬掉一个人,人又怎样从城里逃脱。只是个人感觉在很多细节描写上不用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就像做阅读,注解全写旁边了,内容是理解了,却少了没有意境。
  • 林淙
    2020-01-07读过
    一个内向人意图用模型建一座理想的城市,可辛苦创造出来的家园却屡屡失守。文中提到了拓扑学这个概念,在这个视角下模型和真实城市是一样的(从文学意义上这一点很明显)关于城市“变与不变”的讨论也有了呼应。但是除此之外,感受不到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读完全篇感受不到作品的温度。主人公是一个主动远离世俗的人,但是城市模型的每一次被毁恰恰是因为他的世俗欲望。最后他渴望和抵抗的东西都没有明晰。没有看过作者的其… (查看全部
  • noc
    2020-01-07读过
    蛮喜欢那些对事物和微妙感受的精准描述,就像大炮打蚊子,有种漫不经心的奢侈
  • 秋后的蛤蟆
    2020-01-07读过
    个人感觉这样交互的写法挺吸引人的,而且也确实能够营造出一种比较独特的氛围,让人感觉与主人公非常贴近。 但感觉看完小说总觉得故事里面的几个人物还是有些面目不清,虽然作者着意把穿环、做模型等比较鲜明独特的行为和喜好赋予了人物,但总觉得能够真正深入刻画和呈现人物特质的东西还是欠缺了一些。。。
  • 酋长夫人刘球球
    2020-01-07读过
    终篇俯瞰的视角,将情节塑造成模型一样的城市微景观,并且并不立体,只呈现切片。添加了些寓言感,留更多感受空间
  • Yec in Yel
    2020-01-07读过
    叙事术是难的。作者不会可以理解。不会还要选择“小说的体制”,我就难以理解了。
  • 琦琦
    2020-01-05读过
    文风受日系文学影响很深。清清浅浅的情感。
  • Pinecone
    2020-01-05读过
    作者的哲理感非常强,而且哲理还分了很多层次,互相穿插交织在一起,很是费了一番心思,读起来有点累脑神经。 也可能是哲理层面的缘故,我认为语言的质感稍微欠缺了一点。整个感觉有点过于抽象,语言的血肉质感太“稀薄”了。 对于模型的描写略略有些繁琐,与人物描写的比例和力度之间或许可以再平衡一下。
  • 尔哑
    2020-01-05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