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变革

中国资本市场变革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5185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2020年,恰逢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三十而立,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回顾历史,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着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我们用三十年时间,差不多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后发优势,这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与内在需要是一致的。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先天不足,存在着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了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应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竞争为基础、以创新为引领,努力实现适应市场和改革需要的转变。资本市场是一个资金场、信息场、名利场,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法治市场,必须以规则为基础。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关键是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因此,本书选取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这个视角来探讨,回顾了若干制度建立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制度执行的利弊得失,呈现了各方面对某些制度的不同意见,提出了未来制度建设的方案设想。

肖钢: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1981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92—1996年,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1996—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998—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3—2004年,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兼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2004—2013年,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2016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2018年任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著有《百年中行新变革:市场化与人本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等著作。

作品目录

  1.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2. 序言
  3. 第一章 资本市场概述
  4.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起源
  5.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
  6. 第三节 我国股份制与资本市场
  7. 第四节 小结
  8. 第二章 “牵牛鼻子”的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
  9. 第一节 改革演变
  10. 第二节 注册制没有统一模式
  11. 第三节 “牛鼻子”工程
  12. 第四节 从战略新兴板到科创板
  13. 第五节 小结
  14. 第三章 退市制度
  15. 第一节 我国退市为什么难
  16. 第二节 境外退市制度
  17. 第三节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退市制度
  18. 第四节 小结
  19. 第四章 上市公司治理
  20. 第一节 公司治理起源
  21. 第二节 优化治理结构
  22. 第三节 现金分红与股票回购
  23. 第四节 塑造并购重组良性生态
  24. 第五节 规范市值管理
  25. 第六节 小结
  26. 第五章 市场交易机制
  27. 第一节 熔断机制
  28. 第二节 涨跌停板制度
  29. 第三节 程序化交易
  30. 第四节 停复牌制度
  31. 第五节 T+0交易
  32. 第六节 开盘与收盘定价机制
  33. 第七节 小结
  34. 第六章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35. 第一节 股指期货功能
  36. 第二节 期现联动关系
  37. 第三节 问题与争议
  38. 第四节 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39. 第五节 小结
  40. 第七章 金融基础设施
  41. 第一节 特定含义与功能
  42. 第二节 历史沿革
  43. 第三节 如何改革
  44. 第四节 小结
  45. 第八章 数字资本市场
  46. 第一节 新的市场形态
  47. 第二节 挑战与对策
  48. 第三节 未来争论
  49. 第四节 小结
  50. 第九章 市场双向开放
  51. 第一节 开放新举措
  52. 第二节 为什么要开放
  53. 第三节 风险和挑战
  54. 第四节 监管能力建设
  55. 第五节 小结
  56. 第十章 法治与监管
  57. 第一节 法治建设的不足
  58. 第二节 法治建设的重点
  59. 第三节 回归监管本位
  60. 第四节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监管
  61. 第五节 监管统筹
  62. 第六节 投资者保护
  63. 第七节 小结
  64.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