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成人的开端:儿童教育的哲学阐释

个体成人的开端:儿童教育的哲学阐释

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本书力求回到个体成人的开端,从儿童成长的细节中,发现以美好事物体验为中心的个体成人之初始形态及其核心质素——爱与丰富性,并进一步阐释儿童成长与教育的核心机理,回返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以儿童自身美好生活敞开的路径,来引导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以教学打开生命: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阐释》等。其中,《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为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作品。

作品目录

  1. 题记
  2. 引言 儿童教育:一种可能性的探究
  3. 一、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4. 二、儿童教育作为一门大学问
  5. 三、一种可能性的探究
  6. 第一章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与个体成人的开端
  7. 一、儿童发展的萌芽:混沌初开
  8. 二、儿童发展的初级阶段:语言与思维的萌发
  9. 三、儿童发展的中级阶段:世界的逐步打开
  10. 四、儿童发展的高级阶段:体验美好
  11. 第二章 回到开端:儿童教育的蕴含及其实现
  12. 一、重新认识儿童:作为整体的生命
  13. 二、融身于世界之中:儿童的游戏、交往与学习
  14. 三、儿童成长中的社会化:应对自然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冲突
  15. 四、过充分的儿童生活: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
  16. 第三章 激发美好事物的欲求:儿童教育的灵魂
  17. 一、陪伴儿童游戏:个体教育的初始形态
  18. 二、富于爱心的陪伴与儿童生活的展开
  19. 三、激活爱与美的生命体验:儿童生活与教育的中心
  20. 四、欲求美好事物何以可能:儿童教育的基本路径
  21. 五、儿童成长在关系之中:儿童教育与儿童性的建构
  22. 第四章 游戏与审美:儿童生活的展开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23. 一、从游戏到审美:儿童生活的展开及内在秩序
  24. 二、儿童生活的展开与个体成长的内在秩序
  25. 三、整体唤起:教育何以引导儿童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26. 四、家庭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根本意义
  27. 第五章 安全感:儿童成长的起点与儿童教育的中心
  28. 一、安全感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础与目标:安全感的内涵与意义
  29. 二、早期安全感对个体发展的基础性意义:亲子之爱与个体早期安全感的形成
  30. 三、学校教育与个体安全感的获得:安全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基础
  31. 四、寻求安全感作为一种主动的生命实践:自我成长与个体安全感的上升
  32. 第六章 爱与丰富:儿童成长的展开和儿童教育的关键质素
  33. 一、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34. 二、爱与丰富性扩展的教育路径及其内在秩序
  35. 三、日常生活的孕育与儿童教育的开放性
  36. 四、爱的孕育与丰富性的扩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路径
  37. 第七章 适应与超越:信息技术时代的儿童教育
  38. 一、信息技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39. 二、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根本性联系
  40. 三、超越之道:持续的对话与激励
  41. 四、保护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迷魅
  42. 五、适应与超越:保持古典与现代的张力
  43. 结语 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呵护儿童生命成长的复杂性
  44. 一、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与儿童教育的审慎之道
  45. 二、儿童教育的诗性特征奠定个体经验世界的原型
  46. 三、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儿童生命之孕育
  47. 四、返回生活世界的儿童教育学:保护个体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与自由
  48. 后记